大家好,我是偉平,這是我原創文章學習篇第11篇,《動機至善、私心了無、有意注意、持續努力》希望我的文章能給帶來一點小心流,也希望在接下來的每一天相互賦能。
《動機至善、私心了無、有意注意、持續努力》這個主題,是源于稻盛和夫老師的經營哲學,所以就引薦《活法》和《干法》的經典與大家分享,同時也借用得益于樊登老師的樊登讀書解析。
“如果要問我成功的理由,那就是一點,我擁有雖然單純卻非常有力的指針,就是做人的正確準則。”這是稻盛和夫的原話。
是的,我們往往將事物考慮得太過復雜,其實,事物的本質極為單純。就像物理中的很復雜的問題,用分解的方法看,就會轉化為很基礎的知識點。世間萬物莫不如此,乍看很復雜的事物,不過是若干簡單事物的組合。抓住復雜現象背后單純的本質,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思考方式。而習慣于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則是在千頭萬緒中理解本質的最重要方法。
當然我們要時時“有意注意”,持續努力
持續地思考不是漫無目的地瞎想,而是要時時有意注意。所謂有意注意就是“有意圖地”將自己的意識凝聚起來,集中到某件事某個細節上,與依靠慣性的條件反射截然相反。
有意注意即意味著持續地努力,也意味著專注于每一個平凡的當下。很多人在思索未來畫面時,經常會發現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令人煩躁不安。但是,人生就是“今天”的不斷積累,是“現在”這一刻的不斷延續。即使再怎么急功近利,明天也不可能跨越今天提前到來。認真過好平凡的今天,為明天扎扎實實努力,就能認清不凡的明天。
就如稻盛和夫老師說:“我不太欣賞才子,因為才子往往自恃才高,憑著對前景似是而非的理解,忽略今天。反而是一般人,憑著不厭其煩、默默專注于一件事的力量,拼命過好今天,每天取得一點點進步,等到回頭時,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站在了山頂。當然,前提是有意注意地不斷精進自己,而不是漫不經心地重復。”
而動機至善、私心了無是稻盛和夫老師在決心創建第二電電時,為了考量自己的愿望是否高尚而純粹,他用這句話嚴格的逼問自己。
在對照這八個字連續幾個月不停地自問自答之后,他確認自己“沒有任何私心”,才決心踏上第二電電的創業之路,所以最后成功地變革第二電電。
就如他所說:“只要抱著純粹的,美好的,強烈的愿望,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那么,任何困難的目標都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