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有四川人,那么前兩日你應(yīng)該能看到這樣的圖文:
1
人間的天堂,神奇的九寨前晚發(fā)生了7級地震。
震感剛過,朋友圈里便曬出各種自嘲式的段子、圖片。有關(guān)于地震跑還是不跑的糾結(jié),有正在淡定打麻將的,有廣告收留小鮮肉難民的……換來讀者一陣嬉笑。
身在香港的同學心系家鄉(xiāng),發(fā)文配圖。圖片中兩人對話如下:
“睡覺了,記到一會兒地震了給我電話。”
“我們這種經(jīng)歷過大地震的,八級以下都不得給你打電話影響睡眠,八級以上的就不用給你打了。”
沒有經(jīng)歷過滄海巫云的心懷,應(yīng)該是發(fā)不出這樣的圖文吧。
記得九年前,一個人守著那棟幾乎空了的樓,看著電視,聽到新聞里滾動播放總理說“不放棄每一個人”,于是很安心地關(guān)上電視,踏踏實實地睡覺。今天再看,九年前的這場災(zāi)難,是對四川人心志的一次艱辛考驗。四川人天性里的歡樂,在這場巨災(zāi)中得到升華般的錘煉。
2
這種歡樂是安逸的生活里浸泡出來的。“天府之國”地貌多樣,氣候分明,物產(chǎn)豐富。自從李冰父子修筑了都江堰后,成都平原風調(diào)雨順。人們再不需要在農(nóng)事上花費大量心力,就有了更多時間用在娛樂上。作為茶的故鄉(xiāng),四川人最愛的休閑生活就是喝茶擺龍門陣。一碗蓋碗茶,一把竹椅子,幾個人圍坐一起,沒有特別目的,天南海北,鄰里短長,樣樣都可以擺。這種聊天還是特別真誠率真地為聊而聊。如果有個人很會擺,擺出了個陣勢來,擺得波瀾壯闊、曲折離奇、精彩紛呈,其他人就都閉口,傾身相聽,聽得津津有味。李伯清就是這樣的龍門陣高手,大家都愛聽他的“散打”,聽完高高興興。
龍門陣是有淵源的。四川一帶出土的說唱俑,一律是眉開眼笑,喜氣洋洋的樣子。說的人高興,聽的人想當然也是喜笑顏開。出土的陶俑也往往頭上戴花。唐宋男人戴花不稀奇,可是這東漢說書人俑也頭戴鮮花,一定是美飾自己,從一干人中獨立出來的意思。陶匠捏了戴花藝人,一定也是滿意的。蜀人的歡樂是建立在世俗的滿足感上。
這種現(xiàn)世生活的滿足感正是樂觀的源頭。吃飽了就玩兒,這樣的生活里長大的人很難不快樂,不滿意的。當然,這種滿意和快樂是柴米油鹽的快樂。它們成為道教成長的沃土。
3
道教修行的彼岸是成仙。這和佛教大不同。佛教看這個世界總不夠好,要人超脫生死,去往西方樂土。道教卻是要長生不老,與日月同壽,成了仙,留在世間濟人,像那呂洞賓,鐵拐李。我常想,成仙的意思大概是說這個世界還是不錯的,因此得想辦法賴著不走吧。
天師道于鶴鳴山創(chuàng)立,自此信眾漸多。青城山是張?zhí)鞄熡鸹兀源顺蔀榈澜堂健I缴系娜宋木坝^也多與道教有關(guān)。每到夏季,青城山就成為人們避暑納涼的好去處。
位于城中的青羊?qū)m,百年前地點未變,卻是在成都西南向的郊區(qū)。《死水微瀾》里,寫得明白,逢到二月十五,老子的誕辰,這一天大家都要趕青羊?qū)m。大家并不說趕廟會,因為趕青羊?qū)m可做的事實在比廟會豐富得多。鄉(xiāng)下人來買竹器農(nóng)具,城里人買小玩意兒字畫。更重要的原因是,趕青羊?qū)m期間,大家族女眷可以拋頭露面大方看男子,男人們也可以圍在大殿上隨意看女人。不過李頡人先生接著寫,拜三清像的女子男人們多不愛看,因為大多比男子還丑;她們生怕男人們不看,有的還要故意挑逗。
讀到這里不禁莞爾。這里的香火彌漫著人間煙火氣,蜀人們在神仙面前大大方方地展現(xiàn)著百姓們熱烈的火鍋生活,神仙們似乎也不以為忤,香火鼎盛。
道教的道法自然思想從此潤物細無聲。川人們聊天,常會聽到“莫焦,順其自然嘛”。初時,我以為這就是個成語而已,是個安慰人的套路。久了,竟也咂摸點味道出來。拿這個和四川人聊天,是有頂好效果的,對方常會滿意地點頭:“就是,走到看嘛。”
4
“走到看”的態(tài)度,常常是川人應(yīng)對世情的法子。
昨夜坐在電腦前,突然覺得屏幕和椅子微微晃動。心里喃喃,是不是地震了。聽得鄰家驚呼,像是什么東西掉下來。自家的吊燈明顯地晃動起來。果然地震了,跑還是不跑呢?四周靜悄悄的,所有東西還是在原來的地方。我呼口氣,給老公和老媽各撥了個電話。開會的開會,吃西瓜的吃西瓜。老媽還拒絕我去接她的建議,說準備睡了。想了想,收拾一下,到了樓下。中庭一個人也沒有,各家燈火闌珊。我默默地刷著朋友圈。我知道,朋友們的嬉笑背后都在“走到看”。
我最先看到的是景區(qū)直通車微信發(fā)出的應(yīng)急措施:停止發(fā)往九寨溝的直通車,開始退票工作,好讓出緊急生命通道。看到這個信息,心下不由松口氣,職能部門反應(yīng)如此之快,九寨溝那邊應(yīng)該也開始了救援行動。
“走到看”背后,藏不住的是溫情和掛心。不少朋友發(fā)出志愿救助等信息。也有人開始尋找更安全的住處。無論是救災(zāi)還是自救,較之9年前的慌亂和無序,大家都多了一份淡定和從容。
川人的“走到看嘛”,順應(yīng)自然,無為守柔,超越歡樂,已是達觀的姿態(tài)。
說回來,朋友圈外,難道沒有一絲不安和慌張嗎?
前晚,朋友說,她當時迅速往廁所跑去。聽她管自家衛(wèi)生間叫廁所,我們都笑。
此刻,看看腳下的地震包,粗劣卻讓人心安。人有七情,怎會只有歡樂。可是,堅強樂觀、苦中作樂才是對生活最好的回應(yīng)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