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落籬子
-1-
我曾經為了看《曾經》這部電影,開通了愛奇藝VIP會員。
這是一部由音樂開啟的愛爾蘭電影。很純真,很溫情。整個電影給人一種淡淡的感覺,劇情平淡質樸,沒有大起大落,卻貼近生活,能碰觸到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愛情似遠又近,有些人注定沒能在一起,卻永遠在心里。
很多影迷都說,結局挺遺憾的。
男孩和女孩本是很合適的一對,他們在生活最困窘的時候仍然保留著自己的善良,和對精神世界執著的追求,有著共通的想法,共同的愛好,驚人的默契,多么適合共度余生。
可惜天意弄人,她沒有早點兒遇見他。
他們最初在喧囂的街頭相識,互相取暖過互相成全過,最后卻沒有相守。或許這就是曾經吧。
人們都喜歡看爛俗的圓滿結局,可是現實中有多少人的愛情是美好而圓滿的呢?大多數人不都像電影中的男孩女孩一樣,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擁有一段只屬于彼此的時光后,卻匆匆別離,后會無期。
誰說相愛就要在一起?
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
-2-
黑魚說,他知道《曾經》這部電影,是因為歌曲《If?you?want?me》。他第一次看時,感覺情節一般,音樂比較好聽,分分鐘被帶入。時隔三年,有天夜里他睡不著,把電影重溫了一遍,看到最后,竟然感動的淚流滿面。
曾經,一次,渺小的我們在浩大的星球相遇,不牽手不擁抱不親吻,我們只唱歌。
他想起了湯顏。
黑魚大二時參加了一次老鄉會,認識了湯顏。
兩人一見如故。湯顏在別人眼里是個很高冷的女孩,但在黑魚面前,她活潑,愛笑。他們兩個都喜歡聽陳奕迅的歌,特別是《浮夸》,每次去KTV必點的歌。
有人來拍照要記住插袋――這句歌詞后來成為黑魚和湯顏之間唯一的默契。
大二課程比較少,室友們整天不是宅在宿舍打游戲就是出去約會,只有黑魚無所事事,閑得慌。湯顏在衣服店兼職,那店面小,顧客少。她一個人看店,也挺無聊。
于是,無事可做的黑魚就天天陪無聊透頂的湯顏聊天。那時候微信還沒有流行起來,他們最常用的聊天工具就是QQ。有時也會打電話和發短信,什么話題都聊,聊八卦聊食物聊星座聊明星聊哲學……一聊就聊好幾個小時。實在找不到話題說,就天南海北一通亂扯。
武漢的冬天,又濕又冷。但只要和湯顏聊起天來,黑魚的心里就會變得很溫暖。
黑魚對那些日子總是念念不忘。他每次想起,臉上都會掛著笑。他常常感慨:我以前怎么會有那么多話要說呢,和湯顏天天有說不完的話。他不知道,那就是愛。等過了很多年以后,別人給他介紹女朋友,他和對方聊了幾句就無話可說時,他才意識到,原來聊天也需要情感。
-3-
其實,黑魚和湯顏差點就在一起了。
湯顏之前有個男朋友,在鄭州。他們不知道什么原因分手了,湯顏情緒低落了一段時間后,說想要出去走走。黑魚提議說,要不去鳳凰古城吧?
湯顏反問,那你會陪我去嗎?黑魚點點頭,說:嗯。
十幾二十歲時,什么都沒有,唯一擁有最多的就是時間,好像有用不完的明天。
直到奔三了,黑魚仍然一無所有,時間卻少得可憐。每天上班、下班,為工作焦頭爛額,為生計勞碌奔波,自己像是在固定軌道上行駛的列車,腳下沒有退路,只有義無反顧。
每當累的喘不過氣時,黑魚就格外想念曾經那些被自己肆意揮霍的、被喜歡的人依賴著的溫柔時光。那么美好,卻再也回不去了。
在鳳凰古城呆了2天1晚,黑魚陪湯顏逛古城、游沱江、賞夜景。白天他給她撐傘,幫她拍照。累了就歇一歇,吃吃當地的美食。夜晚,他們在江邊勾肩搭背,肆無忌憚地唱著陳奕迅的歌,跑調了也沒人在意。
在浩瀚宇宙中,遇到一個相知的人,概率是十億分之三,黑魚遇到了,卻沒有去爭取。
《曾經》里,女孩和男孩說起自己遠在捷克共和國的丈夫時,男孩問她:“你愛他嗎?”她用他聽不懂的捷克語說了一句:“我愛的是你。”
黑魚看到這段時,他的心開始隱隱作痛,因為他也曾問過湯顏,你還愛他嗎?
湯顏沒有回答。
那就是還愛著。
-4-
從鳳凰古城回來以后,黑魚和湯顏就開始各忙各的,誰也沒主動聯系誰。轉眼就到了大四,黑魚去了佛山實習,湯顏去了深圳。佛山到深圳只有一百四十多公里,黑魚想見湯顏,卻不敢去找她。
后來,湯顏告訴黑魚,她和前男友復合了。
那一刻,黑魚心如刀割。他想留住她,他想說他喜歡她,可話到嘴邊卻變成:“嗯,你幸福就好。”
“那我們的約定還算數嗎?”湯顏問。
他們曾經約好,要一起去看陳奕迅的演唱會。
“當然算數。”
黑魚說,愛不到,我就退回好朋友的位置,遠遠地看著她。我們可以依靠,不說喜愛。
最難過的事,莫過于你遇上一個特別的人,卻明白永遠不可能在一起,或遲或早,你不得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