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說話的方式,體現出你的教養
大學里,有一位同學,跟她不是很熟。雖然不收,但會有交際的的地方。她給人感覺,說話永遠有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哪怕和老師說話,給我感覺,說的輕一點是沒大沒下,沒禮貌;說的嚴重一點就是沒有教養。她與人說話,似乎就是在命令人。當初老師已經幫我們做了很多事了,可是她依舊要老師幫她做這個做那個,老師憑什么幫你?老師沒有這個義務幫你,本身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再說老師已經仁至義盡了。只能說,她怎么樣,與我無關。但是你如果一直是這樣的說話方式,最后吃虧的依舊是你自己。別人幫不幫你,是他人的自由,是他人的權利,不是義務,憑什么你要別人幫你,你還沒有陽光好態度?
記得有一次,我在聽《野子》,那時候應該還有不少人沒有聽過這首歌,當時我放的是外音,因為當時身邊人沒在做事。這首歌,確實,跟以往我們聽的歌不一樣,唱法不一樣。還沒放一會,一位同學就說:“你聽的什么歌啊?你怎么會聽這什么歌啊?”言語中滿是不屑,我當時也沒說什么,后來就關了。幾天后,我聽到他在聽這首歌。我當時心里就在想:“打臉不?”就算你聽過這首歌,并且你去死很不喜歡這首歌,當別人在聽這首歌的時候,你要做的就是保持沉默。當你這句話說來的時候,就已經給別人造成不好的感受了。
你說什么話;怎么說話,都是你教養,或說是修養的體現。有的人會說,我性格比較直接,你不要介意。你那不是直接,而是沒有教養。你再直接,給別人留下印象的是你說的話讓人不舒服。何炅為什么會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歡,不是他圓滑,而是他讓身邊的人都感到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