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結束風風的課程后,在和風風媽媽溝通時,風風媽媽和我說了她最近的一些苦惱,風風近一段時間在學校和其他課程培訓班的表現都有很大的進步,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也變得越來越好。但是風風在家里的表現可是大不一樣,經常和媽媽頂嘴,吵到媽媽無話可對,必須滿足他的要求,稍有不滿足就大發脾氣,一點兒都不像風風在外的表現。媽媽覺得風風在外邊表演的很好,到家就本性畢露了。
風風媽媽的苦惱應該是很多爸爸媽媽都面臨的問題,孩子怎么會像演員一樣有完全不相同的兩面呢?究其原因是學校和家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造成的。
一、當你覺得孩子是演員的時候——家庭教育因素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是絕對的主導因素,孩子如果養成了和父母頂嘴,大發脾氣的習慣,決不能把這種現象歸結為孩子的“本性”。我們強調家庭教育因素在孩子成長發展中的重要性的時候,就是在強調在家庭中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恰當的表達自己,包括說話的方式,甚至如何在家庭里對待自己的負性情緒。家庭中父母之間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是孩子未來人際關系的模板,決定了孩子今后如何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夫妻關系,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模式等。
和孩子平等相處,尊重孩子的表達,不代表孩子可以不尊重爸爸媽媽。很多爸爸媽媽發現孩子在和自己交流時存在控制、命令或者不禮貌的現象時,一定要及時引導孩子恰當的表達自己,同時自己也要反思在和孩子交流時,我們是否使用過多的控制、命令或者不尊重的方式。
二、當你覺得孩子是演員的時候——學校環境因素
孩子進入學校以后,面對和家庭幾乎完全不相同的環境以及老師反復重申的規則會進行尊重,這其中即有孩子自然的想要融入新環境因素,也有對群體的跟從性原因。
但是我們要考慮到孩子對學校環境的適應,是否是處于半強迫狀態才能遵從學校的各種規則;是否為了能夠在學校得到他人的認可,做了很多和自己的本身需求相矛盾的行為;是否為了獲得他人對自己足夠的注意力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果孩子在學校進行了太多和自己不相符的行為,在家里就可能會有很多的負面情緒。
當你覺得孩子在各種環境進行不同的表現就好像穿上戲服的演員,我們一定要從中找到孩子變化的原因,是為了適應不同環境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行為,還是為了迎合討好或者獲得他人的注意而做出這樣的行為。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來引導孩子的表達,相信我們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寶貝,在各種場合都能恰當的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