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馬公司在2016年2月底,推出了用于索尼E口的轉接環『MC-11』,共有兩型,可以支持SA或EF卡口的鏡頭在索尼E機身上實現自動對焦和鏡頭防抖等功能。
具體信息可以看 DC Watch Impress上的發布。
轉接環雖小,但是折射了這個變革時代照相機的一些問題。
僅就這枚接環而言,本文大約是以這個順序來說。
- 適馬做接環的優勢
- 對索尼的影響
- 對佳能的影響
- 對接環廠家的影響
適馬做接環的優勢
適馬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廠家。
比如說,他們工廠在日本,一個叫做『會津』(Aizu)的地方。
這個地方不算大,環境優美,適馬以在此和諧共存驕傲~他們拍給自己工廠所在地拍了MV(只是純音樂配樂),然后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上發布 —— 一年發布一部,等死人了。
](http://3.static.img-dpreview.com/files/p/E~TS589x442~articles/0773575852/SigmaFactory-02.jpeg)
扯遠了。
適馬的優勢很簡單:
- 就是它現在幾乎各個卡口的鏡頭都生產,所以有著非常豐富的各卡口生產數據控制經驗;
~不要小看生產經驗和數據,轉接環的精度對于畫質有著『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影響 - 銷售渠道,雖然說不能和佳能尼康來比,總還是可以方便買到的
特別自從2008年驚天地的50/1.4以來,在消費者/經銷商這邊留下了不錯的口碑; - 自己的準生態系統,其實就是所謂SGV鏡頭為首的一系列產品(比如調焦方案),這個會支撐它的接環
](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ee_uploads/news/2479/p1030024_550px.jpg)
對索尼的影響
索尼其實不太會做鏡頭 —— 這當然不是說它們的鏡頭畫質不好,而是說在整體系統的協調性,特別是進入無反以來,總是差點火候。
NEX時代,碩大的EE18-55、更碩大的E18-200還有毀譽參半的E16;當然,蔡司標的E24很不錯,除了太貴;而E50平價畫質好,可惜焦距太長……似乎索尼總是少一枚如M43中20餅這樣便宜大碗還便攜的存在。
到了FE時代,情況好了不少,定焦都很良心,可是變焦還是差了點味道;年初新發布的G Master,雖然堵上了“F2.8黨”的嘴,可是體積確實嚇人。
](http://dc.watch.impress.co.jp/img/dcw/docs/745/426/007.jpg)
既然都不小,其實適馬這邊的鏡頭,特別是Art和Sport系列,都有很出色表現。之前也有用戶購買A口版本然后用LA-EA3來轉接,不過總是差了點意思(新鏡頭的A口版至少遲來半年到一年,走索尼的AF協議也不如原廠們的表現)。這下有了MC-11,EF口滿地供著,大約對索尼的A7系們也是一個潛在的促進。
說個比較尖銳的,A7R2配合MC-11,和5DSR的對比,我估計會是接下來一段時間會出現的橫評項目。
對佳能的影響
似乎沒什么好說的。
佳能的EF鏡頭在2015年,累計生產超過了1.1億,雖然說里頭有不少是18-55的各種兄弟姐妹,但是刨去之后,特色、中堅類的鏡頭大約也不少。
拋開佳能的相機廠家身份,它至少是一個很大的鏡頭庫資源。
這些年關于佳能傳感器、機身制造的負面消息越來越多,雖然有一些是被誤解和放大,但是單反市場表現衰退也是不爭的事實。
……進步一些看,或許佳能以后就成副廠鏡頭大家了。
對接環廠家的影響
無反是2008年出現的,但是接環真正火起來,可能還是2010年以索尼發布E系統為標志。
這有多方面原因,比如M43自己的完善度、索尼NEX的定價策略、用戶對轉接幅面的接受等等。此處不展開。
接環廠家也有幾種類型:
- 一類是原廠,不過提供的都是少數對口環。
比如奧林巴斯把原來43,乃至更早的OM做出到M43的接環;福倫達做VM-E的接環;富士自己做M-FX的接環。 - 一類是原本就做附件的,自己原來就產出一些單反的轉接環;看到無反轉接環有利潤,沒什么難度過來加工一下,一般就是純接環,沒有觸點。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KIPON,可能是較早做出了帶后光圈機構的接環,對于一些電子控制光圈的鏡頭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手段。
最為知名就是一家叫做Metabones的廠家,他們也投身無反轉接環事業,在2011年的時候弄出個大新聞,就是破解EF的協議,讓索尼E機身可以驅動佳能EF鏡頭,一開始是可以實現自動光圈和防抖,已經頗為厲害;隨著破解深入,在2012年11月,終于讓自動對焦來臨,當時DP Review的報道,字里行間都是激動。
2015年,他們的產品出到了4代,配合索尼第二代的A7們,說白了就是密集的相位對焦點,對焦的速度表現直追單反。這4代環的售價,差不多要2000元人民幣附近,差不多接近一枚中檔鏡頭的價位(比如FE28)。這時候也有大把國產們可以選,但是據說 —— 前面說過,精度對轉接后的畫質影響很大 —— 據說并不如MB的環表現好。
所以這么個時點,適馬加入了戰局,而且似乎售價可能只有1600元附近(國內售價未知,BH預售$249)。很可能對于索尼未來FE機身的用戶和準用戶(特別是手上還有EF庫存的),會是一個好消息。
之乎于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