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過了三十以后,我便有了年齡的緊迫感,以前無聊的時候總是以刷劇,玩游戲來打發時間。
英語里有這樣一個詞來形容打發時間: Kill time,真的是形容地非常準確了。
青春不就是用來揮霍的嗎?
所以對于以前浪費的那些時間,我從來沒有愧疚感,可是現在,我對自己浪費每一分鐘都會感到無比愧疚。
很多人都說我做代購多自由啊,不用朝九晚五,不用打卡上班,每一天都能睡到自然醒,想去哪就去哪,再也不用期盼所謂的節假日,因為每一天對我都是節假日。
可是我們自由的是人,并不是心,之前一個代購的小伙伴感慨地說:以前出去旅行是為了玩,而現在旅行對于我們來說不過是為了謀生。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起碼三百天都在路上,其實這樣的生活真的沒什么可羨慕的,坐飛機都坐到你想吐,更何況是常年累月在異國他鄉奔走,一個人的時候,更多的是孤獨和無奈。
我也是這么過來的,所以現在的我一點也沒有想出去旅行的沖動。
真的純粹是為了代購而已,而我所謂的旅行,除了每天出去吃飯和購物,其他時間基本上全在酒店躺著,根本不想出門。
再美的風景,如果沒有人一起分享,只能徒增傷感罷了,人終究是群居的動物,是需要陪伴的,一個人固然可以過的很好,但終究沒有陪伴來的溫暖。
當接觸的代購越來越多,我越感到迷茫,我們當中不乏很多90后,甚至95后,我在她們這樣的年紀還在苦于學習,努力想畢業找個好工作的時候,他們已經實現了別人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做到的事。
環游了幾十個國家,一路上靠代購就已經能輕松支撐起他們的路費,甚至除去旅行所有的開支還能有存款。
曾經在印度遇到一個95后的男孩子,大學沒讀完就開始出去旅行,一路靠直播積攢了不少粉絲,所以做起代購來也是很輕松,每天轉發一下別人的朋友圈,一天都能掙上千塊,東西也全是從別人那里轉發,一個月上萬真的太容易了。
讓我一度都開始懷疑,努力讀書到底有什么用?
可是這樣的生活可以支撐多久?
如果沒有一技之長,是否真的靠代購,靠粉絲就能支撐起整個人生?
以前有工作的時候,還能抽空刷劇,工作太累,刷劇真的是很好的解壓方式。
可是這三年下來,沒有了工作,多的是時間,我反而沒有耐心看完一整部完整的劇了。
因為對時間的焦慮和愧疚。
我會想別人在我打發時間的時候,可能又多背了幾個英語單詞,多學了一項新技能。
我并不確定代購這條路能走多久,也不確定沒有一技之長的我,未來該如何面對。
看似樂觀的我,其實內心深處總有對未來的不安和不確定,以及對自己的不自信。
可是在如今這個互聯網年代,能賺錢的方式太多了。
我見過年入百萬的代購,也見過啥都不用投入,以某種噱頭拉人頭招代理的方式月入十萬的營銷高手,讓我不得不感慨。
這是一個只要你懂得炒作和投機取巧,就能賺大錢和快錢的年代。
而以前老一輩灌輸的努力讀書,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工作的觀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拋棄了,因為踏踏實實賺不了大錢快錢。
而我依然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還停留在老一輩的思想:知識改變命運。
所以我才會對自己浪費的每一分鐘感到愧疚,因為我沒有從浪費的時間中學到任何知識和技能。
但我依然相信:這世界上通往財富的道路確實很多,但只有通過知識這條路走向的財富,我才能走的最坦蕩,也最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