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開始,我要首先聲明,我不鼓勵大學生逃課,但我覺得大學生必須學會選擇和舍得,也要在這四年的時間里從迷茫中找到方向,然后堅定不移。
作為一名985在讀本科生,經常會看到一些鍵盤俠充當學習道路上的智者以及灌毒雞湯的門外漢。舉例,標題黨會用你逃的課你知道對于別人來講多少錢嘛?又如大學生應該應該懂得的四件事等等,內容總也逃不離學業,社團。我作為在讀黨,一開始也被這些東西迷惑,一面努力學習一方面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和比賽。然而,結果卻并不是像大家看多了的小說和電影劇中的情節那樣,成為一個品學兼優,才氣逼人,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令人仰望的男神或者女神。積極努力重在參與的我不是校園里某個院系的風云人物,我只是扔到人堆里找不出來的小人物,平凡而卑微。
好吧這個可能真的是跟我重在參與相關,但是我想說其實大多數人真的沒有足夠的精力,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在各行各業都做的相當出色。不信,你翻遍歷史也只能找到一個亞里士多德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不管我們最后是不是重在參與了一些活動或者是比賽,但在參與之前,我們的想法無一不是希望拿到一個好的名次。
我很忙,我不怎么逃課,我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和比賽,我每天也過得很累。但是我不出色,我也沒有一技之長,甚至都拿不出自己的夢想。這些就是我三個月前的狀態,想必也是絕大多數同學的狀態。
我們內心對那些學習,社團,比賽兼顧的相當漂亮的大神們有膜拜也有嫉妒和不甘。很多時候我們也是如此去做了,但是結果截然相反。你可以將原因歸結為是自己不夠用心,沒能夠兼顧好學業生活和社團工作,沒別人努力,沒別人有天賦或者沒別人付出的多。然而這些自以為是的原因除了失落和自我菲薄之外什么都不能帶來,我們依舊活在日復一日的三分鐘奮斗熱度和玩耍放縱過火的愧疚之中。其實我們真的每一個人都是普通人,每個學院有幾百號人甚至上千號人,牛逼哄哄的也只有那么一兩個人,更多的是不被人注意的小草。
你會對大學里面一部分課不感興趣,甚至這些課的數量達到一半之多,然而這些水課你因為擔心教授點名而沒有選擇逃掉,帶著手機帶著小說就去上課了。上課伊始,你拿出筆記想要認認真真的聽老師講的內容。五分鐘之后,你由于對課程的不感興趣,你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十分鐘之后你的注意力已經全部集中在你手機上的游戲界面,聊天界面,微博界面,淘寶界面或者是電子書界面。在這個過程里,你會偶爾抬頭看一眼教授是否在看你,講到了哪里,拉下了什么,但你已然沒有了動筆的欲望,間或再提起筆來勾勾畫畫,一堂課下來,你的筆記上仍舊只有那么寥寥的幾個字。這想必便是大多數人上水課的狀態。即便你帶了你感興趣的小說書過去,也由于課堂聲音的打擾而無法完全投入。結果便是,你的課沒有聽好,想看的小說也沒能盡興地閱讀,無論是學習體驗還是休閑娛樂體驗都處于糟糕狀態。你進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在這么一種焦慮糾結的狀態下度過了,時光不復返,除了給自己徒增了一些不必要的煩惱外,你什么也沒有得到。哦,對了,你又老去了兩個小時,但幾乎沒有任何經驗長進或知識獲得。
你要有自己的判斷標準,不要因為別人的擠兌或質疑就輕易懷疑自己的選擇。
接下來我想大大批判一下你知不知道你逃掉的那些課,在別人眼里多少錢嗎?我只想大聲地回一句,我不知道,也不care。人其實一生下來就已經注定要處于不同的境遇,可能一些人扔掉的食物衣服都比另一些人在能力范圍內能獲得的最好的好,請問你也要抨擊那些人,你扔掉的那些東西,你知道別人有多么急需嗎?(我此處所指的扔掉的東西包含但不僅限于浪費,請鍵盤俠讓道不要噴我)我們每個人都由于前期的努力或選擇而使自己處于不同的位置,擁有不同程度的獲取和接收資源的能力。在這個位置上,我們舍棄或者選擇什么都是由個人能力決定的。例如,我就是覺得這個外教的課非常爛,仗著外國國籍的身份,教授著嚴重不符合課堂標準的課程,我寧愿去圖書館自習兩個小時都比在這兒聽他上課強。然而,事實也是如此。我自己選擇去看書確實比聽他講課更高效,可能他的一節課在別人那里值200美元,但是對我沒有什么卵用,我對他的課就是不感冒,那么他的課在我這里就是一文不值。這沒必要做一個對比,逃課與不逃課是以自己為中心進行對比的,而不是與那些夠不到這個級別的學生對你已經獲得資源的需求程度進行對比。這個對比愚蠢到就如同你用一個普通白領的生活水平去質問公司CEO的生活為什么奢侈一樣。不處在同樣的位置上,你所接觸到的資源必然是不同的,同樣的你逃掉的那節課對無法接觸到這節課的學生來講很值得珍惜,但如果你有更好地選擇你完全可以舍掉這節課去選擇更好的。
請不要讓逃課與睡懶覺,游戲和煲劇劃上等號。
如果你逃課是為了睡懶覺,打游戲或者追劇追番,那么我只能說你還是不要逃課了。因為相比于你不太感興趣的課堂,這些更差勁。你在課堂上即使不能集中注意力,人在心不在,但還存在無意間記下一兩個知識點的可能。而如果你用逃課的時間做了上述這些,那么能讓你提高的任何可能性都等于零。別指望著你像凱庫勒一樣在睡夢中悟出苯分子的環狀結構,人家從夢中得到啟發并非偶然,只有平日里總是冥思苦想有關原子,分子以及結構問題,才會夢其所思(沒有無緣無故的夢,詳情可以參見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如果你平日沉迷于打游戲,看小說,那么不好意思,你做的夢大概也只能是你的狄仁杰被魯班一炮打死了。我所贊同的逃課是你用逃課的時間做了比上那兩節課更值得做,對你也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讓逃課成為你走向墮落的窗口。
你必須要有一技之長,有拿得出手的地方才能不平庸。
不可否認,大學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剛剛進入的迷茫和新鮮感過去之后,我們每個人都會在這里尋找出路,尋找方向,也盡量不讓自己像大海里的毫無目標的小船一樣被洶涌的大浪掀翻。看起來隨波逐流是最穩妥的選擇,但你要知道穩妥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平庸,意味著無論你處于哪個位置,你都是隨時可以被替代甚至被替換的。
大二其實已經是個分水嶺了,有的同學孜孜不倦專攻學業績點超高各種獎學金拿到手軟,有的同學就積極參加各種比賽獲得一堆的獎項,有的同學則專心學生組織工作,一路副部部長主席將工作做的風生水起,還有的呢醉心于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并憑借此做到了經濟獨立。聰明人其實內心都已經有了方向,有了自己的選擇。而上述中無論選擇哪個方向哪條路都是值得肯定的,因為你在你選擇的領域做得出色,那么未來在這個領域一定就有你的一席之地。最忌諱的就是你樣樣都參與,樣樣都是重在參與。中等的成績,一般般的學生工作,優秀參與獎,興趣愛好眾多,沒有特別擅長的,請不要讓這些成為你的標簽。你要明白人不是全能的,你不能隨波逐流,你要找到自己的主心骨,找到自己擅長的或者是喜愛的,然后一做到底。就像現在的我,依舊懷著一顆當作家的夢,雖然我暫時還是一只小菜鳥,但這不妨礙我會推掉那些我不上心的事情來占據我有限的時間。只要你奔著一個目標去努力,你總會有所成就,有所獲得,你要努力,你要積累,你不要怕。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前方,不要一味追求與別人步調一致,也不要害怕別人異樣的目光。
無論在哪一個大學里,按部就班照常上課,依照各項指示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的人永遠是最多的。即使他們內心非常的不情愿,吐槽教學制度吐槽老師吐槽領導的安排多么的不合理,但他們依舊還是做了。因為他們既不敢公然對抗權威,也不敢投訴或尋求任何的解決辦法。他們唯一做的就是一邊反感一邊參加,然后當看到你不參加時,或與他們不同時,他們就會過來用各種各樣的權威進行恐嚇你。例如,你打算逃掉某個老師的課,他們會說今天可能會點名,點一次名10分呢;活動你不去,老師點名呢。你不想選某門課他們告訴你,不選這門課你學分修不夠呢。總之,因為他們不敢做,什么事情都按照指示來,所以當你與他們出現不一樣的情況時,他們就用各種方法盡力去規整你,讓你與他們保持一樣的步調淪為普通的一員。但你可以發現一件事情,什么事情都按照指示來的那部分學生絕對不是班里成績特別出色或者能力特別出眾的那一類。他們做最正常的事情,過正規律的生活,對于各種比賽不積極不主動能不參與就不參與,偶爾私下議論議論八卦然后覺得生活非常充實。
我承認這種日子確實非常悠閑,也有很多人喜歡這樣的生活。但如果你和我一樣,不想讓自己的大學四年就這么乏味地過去,那就脫離那些步調一致的小群體,專注地做你自己的事情。你一個人踏上一條沒有小伙伴的路,必定受到合群里眾多人的議論和異樣的目光,他們為你惋惜,為你痛心疾首好似你做了什么錯事一樣。但我要明確地告訴你,你沒有錯。
永遠不要為選擇的不同而懷疑自己選擇的正確與否,也不要因為選擇的不同被別人異樣的目光牽絆,選擇在沒有出結果之前都是一樣,沒有誰成功誰失敗之分。
如果大學期間你逃課是為了做一件比上這一節課更有意義的事情,那么就大膽地逃吧。不要去在意那些指責你逃掉了在別人眼里非常珍貴的教授的課,如果對你沒有用,那么這節課在別人眼里再珍貴也毫無意義。
我依舊堅持我的選擇,追尋我的夢想,希望你們也是。
我是小面兒,一個積極向上的逗比在校大學生,歡迎點贊,歡迎關注,當然也歡迎打賞。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