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幸福感是指人類給予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
在《懺悔錄》中,盧梭曾經道出了人類長久以來在不知不覺中堅持著的幸福觀——幸福是人的內心長期的深刻的精神滿足,幸福超越一切物質、財富和欲望,幸福決定于自由快樂的心境和沒有負累的肉身與靈魂。
先說我身邊一個小人物的故事。
Z是個窮人,這是單位很多同事對他的定位。
幾年前,當所有同事都擠破頭地在市里買房時,只有他不為所動,因為他沒錢。這件事讓他在單位就像一缸大米中不小心撒進去的一顆黑豆,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的確沒那么多錢去負擔一棟市里的房子。聽說他曾有過一個疑難病癥的可憐孩子,在到處求醫用藥無果之后最終不治而亡。屋漏偏逢連夜雨,父母亦是因此而心力交瘁,母親病逝,父親接連不斷的生病,所有這些變故慢慢把家庭的儲蓄掏空了。后來又趕上企業效益一落千丈,不幸的家庭一直翻不過身來。記得前些年他老父親生病住院,需要做開顱手術,我們幾個跟他不錯的同事,都做好了要借他錢的準備,他的確向我們張口了,但意外的是,他僅僅跟我借了兩千元。我以為自己聽錯了,好心的問他,是兩千還是兩萬?他靦腆地笑答:“兩千,兩千就好?!蔽抑浪业那闆r,真摯地對他說我可以借他多一些的。他很不好意思地說不用,因為安排在鎮上的醫院做手術,只托人請了個專家來指導,大概花不了多少錢的。我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了。當時還想難道這就是窮人的思維?借錢都借的那么小氣。
兩年后,我到企業總部工作,后來因工作上的原因他來總部這邊辦事。兩年的時間,不算長,但是是我兩年來第一次見到Z,我驚異于時間的刀鋒在他臉上留下的痕跡。他比以前黑了,也瘦了,笑起來眼周的皺紋那么深刻。略顯駝背,一身深色衣服顯出了冬季的沉悶,不知是羽絨服還是棉衣的上衣松松垮垮的罩在身上。幸虧一副高度近視眼鏡架在依舊高挺的鼻梁上,才看得出他一絲文質彬彬的氣息。
一陣寒暄之后,我說請他吃中午飯,我完全是出于老同事的立場,真心的想請他,順便隨便的聊聊。可他拒絕了。說實話,Z是我的老同事,但還沒被我歸到老朋友那一列中??赡苁悄挲g差距,也有性格的差異。他一直都是個人緣不錯的人,記得以前只要有提水、打掃辦公室、掃雪的事情,他絕對多做,讓別的同事盡量休息。雖說日子過得沒有大多數人好,但他有一顆熱忱地對待工作和生活的心。他工作十幾年了,依舊拿著普通職員的薪水,在周圍有些人為了上升而不斷忙碌時,他從不阿諛奉承,說到底他也不會做這些事,加官進爵似乎與他絕緣一般。這跟他木訥而不懂圓滑的性格有很大關系。他就是那種最自然、最原始的人類性格,淳樸的讓人覺得他傻乎乎。但Z對他的工作很滿意,因為這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科室工作,來到這個崗位他當真是一步步踏實進取得來的。
工作之外,最值得他驕傲的就是他的妻子和女兒。他跟妻子之間沒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浪漫往事,有的只是相濡以沫、貧賤不移的感情。他常對我們夸他妻子的廚藝很棒,怕我們不信還特地讓妻子做了一鍋量的什錦帶魚帶給我們吃,他經常情不自禁的說起可愛的女兒功課努力,孝順懂事,同時又夾雜著一絲因經濟能力不濟對于女兒的愧疚,但他對女兒的成長和未來充滿了期待。他就是這樣的人,活得簡簡單單,但卻真真實實,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一種莫名的積極的東西,幸福感對于他而言是極容易獲得的東西。
我們很多人經常吐槽對生活的不滿甚至怨恨,可總有一些不起眼的人活的就像清修的雅士,生活在自己的幸福中,對所有的事和人充滿了溫暖和感激,不爭不搶,不瘟不火,對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無限希望,其實他們才是真正的智者。
現實中的悲與喜、苦與甜,都是相對的,能把悲喜交加的日子過成苦中作樂的生活,那是一種最高境界。
早前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北上廣深等城市幸福感指數最低。對國人來說,經濟的迅猛發展帶來的物質生活的富裕,并未真正使得人們精神生活上了一個新臺階。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很多,諸如:經濟狀況、婚姻質量、受教育程度、健康、情商、財商,以及個人的性別、性格和年齡。
面對浮躁的社會,引領我們提高幸福感的始終是最最簡單的道理。
1.杜絕盲目攀比。
現代人同學聚會、閨蜜聊天,很多人就是奔著炫富、炫地位、比車、比房、比孩子去的,人們心中只剩下欲望,膚淺的表面應付,沒有了老友重聚的快樂。與盲目攀比炫富相比,跟老朋友促膝長談,互相用盡朋友之力鼓勵對方,更顯得彌足珍貴。因為攀比,放大了別人的幸福,縮小了自己的快樂,實在是太傻。說起剛才故事里我那個同事,如果他盲目攀比,估計會過得最后一絲幸福感都沒有了。
2.優待他人。
真誠,是提升我們人際關系的重要法寶。對待家人,我們不能煩躁,要有耐心。對待朋友,我們不能虛假,要有真誠。對待陌生人,我們不能放肆,要知收斂。對待孩子,我們不能放任,要有責任。
有位德國心理學家說,人們只要能處理好周圍最接近的二十幾個人的關系,就能一直沉浸在幸福之中。
今年的五一和國慶假期,我連續請一大家人聚餐了兩次,親友團聚的日子總是有說有笑,開心至極。雖說花錢了,但是內心卻是前所未有的幸福(以前回老家我很少主動辦家人聚餐),后來我在日記中情不自禁地寫道:原來,把錢花在親人那里是這么幸福的事情。
3.知足。
我們終日無休止地奔波勞碌,人類的欲望讓很多人永遠不會滿足于現有的當下。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學會知足將讓我們少一些迷茫與煩惱。知足常樂,在周末陪著家人來一場不花錢的野外徒步,在某個特別時刻給愛的人來個小小的驚喜,所有這些點滴小事都夠我們幸福地回憶好久好久了。
4.不抱怨。
周圍總有一些整天因為一些家長里短的小事而與配偶爭執的人們,看看那些成天抱怨沒錢卻又大手大腳花費不愿意好好積累原始資本去理財的人們,再看看抱怨晉升總輪不到自己卻不愿意學習一技之長的人們……哪句抱怨能夠改變自己以及自己所處的環境?抱怨就像幸福的一種詛咒,讓愛的人最終沉默,讓周圍的人遠離,讓本來就灰暗的生活環境更加陰云密布,透不到一絲絲陽光。
不抱怨的人生,是砥礪奮進的人生,是默默實現心中小目標的人生。生活中的小確幸那么多,用心抓住一個,幸福感都能爆棚。
5.去奉獻。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如果你覺得日子過得索然無味,你可以去醫院的重癥病房走走看看,被病痛折磨的垂死病人尚能積極面對世界,作為身心健全的你我又有何借口在這里悲春傷秋,吐槽幸福感的缺失?
有時間主動去做一個義工吧,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實在不行去奉獻自己的愛心。無論去孤兒院陪伴孩子,還是去敬老院照顧老人,在幫助他人的同時,相信你內心的灰暗消極會得到從未有過的滌清。
《論語》中講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少一些欲望,幸福就會離我們更近些。
能吃能喝能睡,小豬的簡單生活也是不錯的幸福參照呢!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我是財迷迷,愛一切美好的東西,感謝相遇,緣分不淺,愿你我一直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