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期有一個思想家,是儒學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叫孟子,他到處奔波到各國去。有一次來到魏國,梁惠王接見了他。這個皇帝很喜歡用兵,想通過戰爭來達成自己的霸業。但一直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期望,他感到有些迷茫,可是沒有找到答案。
孟子來了,梁惠王就向他請教,他說他我對國家可以說是竭盡全力了,黃河以北受災,我就讓老百姓移到黃河以南去。他還說我觀察過其他國家,沒有哪個國王像自己一樣全心全意地治理國家。
孟子說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話,我呢非常支持孟子這句話。
孟子說:大王很喜歡打仗,我就用打仗來打個比喻吧。兩軍交鋒的時候,打敗了的士兵丟盔棄甲,都逃跑了。有的跑了100步,有的跑了50步,跑了50步的就嘲笑那些跑了100步的士兵,說他們是膽小鬼,你說他們說得有道理嗎?
梁惠王笑著說:這能有什么道理,他們自己不也是在逃跑嗎,只不過跑得慢而已。
孟子說:大王既然懂得這個道理,那就應該明白,您的百姓為什么不比鄰國多了。雖然比鄰國的國君更關心百姓,但是還沒有實行仁政,您年年對外發動戰爭,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而且戰爭必然會發生傷亡,人口怎們會增加呢?
雖然梁惠王向孟子請教了實行仁政的方法,但后來他還是沒有做到。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 ,他輔佐齊桓公改變很多國政,施行了一系列富國強民的措施,使齊國成為當時的第一強國,并首先稱霸。
后來管子一書出現,相傳此書是管仲所出。其實是后人托名編撰的,書中有全休一篇,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其大意是,希望十年之后有較大收獲,就種樹,希望受益終生,那么最好培養人才,種谷物一年就可以收獲,種神木十年也可以獲得利益,而培養一批人才,長遠的取得利益。如果我們注重培養人才,會取得長久的利益。但培養人才只有王者才能做到。
感受
這個故事講得都是古文一般我都看不懂,但有些道理我還是能看懂的。
我有些喜歡書里的孟子這些人,因為他們懂得很多道理,那些王只懂得戰爭,霸業,我一點都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