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大早,同學群里H就在吐槽求安慰。
H的小孩這幾天生病發燒,她已經連續幾個晚上都沒能好好休息。偏偏這時老公出差,然后跟了好幾周的項目進入收尾階段,聽聞她要請假,主管的眼睛都直冒綠光。她也不好意思,只敢今天請2個小時提早走、明天請1小時遲上班。
這個日子過得呀,兩頭受氣,好想拿大把的錢,砸在老板身上,吼一句,老娘不干了!H狠狠道。
然而,除了吐槽一下,還能怎樣?
家里的房子要還貸,明年她家小孩就要小升初。別看身后空無一人,不是還有這一筆筆看得見看不見的支出呢。
群里炸了鍋。女童鞋們個個懷揣著一肚子苦水,不吐不快。
M說,她最近忙得屁滾尿流,小孩幼兒園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都沒空做,害得兒子天天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小孩的作品,還要受老師白眼。
S說,一直以來她在加班時都習慣用ipad安撫孩子,結果小孩特別愛玩游戲,戒都戒不掉,現在后悔都來不及。
W說,好不容易爭取到單位的MBA學習報銷資格,結果每天忙完工作忙小孩,根本沒空復習功課,馬上就要年底考試了,還不知道能不能過。
。。。。。。
每個職場麻麻都有一部血淚史,上面寫滿糾結,彷徨,心酸和不甘。
每個職場麻麻又都是矛盾體,一邊勢單力薄,一邊又妄想以一己之力尋得工作家庭兩相齊全。
2、
想到前段時間刷屏的奶茶劉若英。
有人看到的是從少不更事到成熟自知的十年青春,有人看到的是發乎情止乎禮的冷清克制。
姐的第一反應,根本沒有那么文藝。最好奇的就是,奶茶可否也有一邊工作,一邊糾結沒空陪孩子的時候?
奶茶算是高齡產婦,“年紀大一點生小孩,真正能陪他的時候并沒有那么多,因為我很快就老了”。因為懂得時間的殘酷,她不請保姆,親自帶娃,每天都過得跟打仗一樣,就是為了多一些陪伴孩子的時間。
她舍棄了很多需要外出的工作,如果遇到不能推掉的工作,就盡可能帶著孩子一起飛。孩子未滿兩歲,已經坐過9次飛機。她會抽出演唱會間隙的一個小時給孩子備好水果和飲食,也會和孩子一起觀察毛毛蟲,和他一起挖個沙堡把自己埋起來。
與此同時,就算已經47歲(高齡!!!),她仍然值守著自己愛的事業。“劉若男”的演唱會剛剛落下帷幕,又推出了新書《我敢在你懷里孤獨》,還計劃著導演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一手工作,一手切菜,一手寫作,一手帶娃,像極了奶茶,也像極了我們這些普通的職場麻麻(的!夢!想!)一邊揮斥方遒,一邊相夫教子。
3、
你會說,
姐,你最近的用詞,有點準確,像奶茶這樣把事業和家庭平衡得妥妥的,真的就是我的夢想(捂臉),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淚)!
如果姐和你說,想要實現事業和家庭的完美平衡,只能是癡心妄想,你會不會覺得真相太過血淋淋?
然而,就像Facebook的COO,大名鼎鼎的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說的那樣:全能女人是個神話。不要追求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是的,作為職場麻麻,我們還是可以盡我們的所能,將不能陪伴孩子的遺憾減得更少一些,將事業和家庭調和得更平衡一些。
第一,尋求盡可能的幫助
如果家里能有爺爺奶奶姥姥爺爺幫著搭一把手,比如幫著接送孩子,比如解決孩子傍晚下課后的學習和晚餐,職場麻麻的壓力就會緩解許多。
只有自己當了父母,才知道“家有老人是個寶”真是至理名言。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育兒理念上的沖突,也要多謝體諒和忍讓。
當然,老人并沒有義務一定要幫助我們帶孩子,換個角度看,我們也不希望老人家太過辛苦。這種情況下,如果有能力找到一個負責任的保姆或者鐘點工,幫著做些家務,也會解決一些問題。
如果上述兩種情況都無法解決,還有退而求其次的解決辦法,或者放在老師家中一段時間,或者找相對負責的托管機構。這兩者相比,放在老師家中更讓人放心一些,至少除了保證正常用餐外,還能避免養成一些壞習慣。
第二,尋求另一半的配合
即使通過老人家、保姆、鐘點工或者托管的方式,暫時解決一些時間沖突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要獲得另一半的支持和配合。
姐的大學同學K,她和老公兩人都留在北京打拼,雙方父母都無法到京幫忙,只能兩口子扛著。
除了平時請個鐘點工做家務,她還和老公進行了詳細分工。她在私企工作,經常加班,她老公在事業單位工作,工作時間相對穩定。于是,中午孩子就放在托管,晚上夫妻兩個輪崗,只要她加班,她老公就負責回家做飯、帶孩子,反之亦然。
雖然很辛苦,但是因為老公的配合,她已經覺得非常滿足了。
畢竟,依照現在的經濟實力,如果全職,老公的壓力會非常大。況且,“我也不想變成羅子君,我還要和兒子一起看世界呢”K斬釘截鐵。
之前刷屏的那個年過50、生了9個孩子,還成為了管理4000億資產的超人媽媽海倫娜,也是因為她的老公(劍橋大學法律系的高材生)的支持,主動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包括做飯、接送孩子上下學,才能有這樣的成功。
從這個角度看,雖然之前《我的前半生》里的陳俊生不是好老公,卻還能算得上是好爸爸,至少他沒有當甩手掌柜,還能幫著照看孩子輔導功課(捂臉)。
第三,不只陪還要伴
即使有另一半的配合和分擔,也只是解決燃眉之急。作為麻麻,都希望自己能夠陪伴孩子成長的每個瞬間,但是,受工作影響,因為陪伴時間少而被孩子疏遠的情況并不少見,不少麻麻都只能暗自垂淚。
姐倒是覺得,既然這種現狀無法破,不如就坦然接受,將陪伴時間少的遺憾轉化為在有限時間內陪伴質量的提升。
孩子越小,越有效的陪。
一般來說,孩子會對陪睡的人更加親密。
那段時間,姐即使工作再忙,晚上加班到再遲,都會堅持和孩子一起睡,讓他一睜眼看到的就是媽媽,一有需要幫助媽媽就在身邊。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很多白天見不到孩子的遺憾,還能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就在身邊的安全感。
孩子大了,變為有效的伴。
姐的一個女朋友,是一家私企的高管。她經常在外出差,即使不出差也經常加班,但即使這樣,她兒子依然跟她非常親密,將她視為最好的朋友。
她的秘訣是三個“只要”:
只要不出差,她每晚必定專心陪伴兒子至少1個小時。
只要陪著兒子,她絕對不主動看手機處理公務。
只要兒子提出問題,她一定親自回答,即使不會,也會陪著兒子一起找答案。
這種陪伴,也形成了她時間管理的特殊方式,所有加班的事情都留待兒子入睡后再處理。
問她會不會辛苦,她笑言:這還不都是自己找的?誰讓我們都這么貪心,既想多陪點孩子,又想著有自己的事業不要被長大后的孩子拋在身后?
工作的時候就專注工作,陪伴的時候就專注陪伴。
吃飯睡覺掃地,都是修行。
4、
敲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姐家熊孩紙正在身旁做作業。
姐的工作也非常忙,碼字只能趁著陪讀或者在他入睡后挑燈夜戰。
即便如此,姐仍然覺得這樣的辛苦,好過孩子在一旁讀書,你在一旁無所事事地打游戲刷劇逛淘寶。
況且,還能偶爾在熊孩紙面前炫一炫排版/插圖/PPT/xmin技能換取一下崇拜(捂臉)
教育不止是言傳,更是身教。
比陪伴更高級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