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4日下載注冊了簡書APP,當時的目的很單純,只是想給QQ空間里的那幾百篇日志多找一個歸宿。所以在最初的那段時間里,我只是個簡單的文字搬運工,按照每天一到兩篇的節奏,把發表在空間里的一些日志,重新修改整合,然后復制粘貼到簡書里,當然也保持著每天轉發一篇到微信朋友圈的記錄。
第一次修改粘貼到簡書里的文字是自己特別喜歡的遙想自行車的幸福時代 ,與其說自己喜歡這篇文字,不如說內心深處向往并懷念著那些曾經單純的幸福和樸素的美好。
當我第一次把這種小確幸利用簡書這個平臺達出來時,受到的是身邊諸多親朋好友的支持和鼓勵。第一篇文字得到了四個人的打賞——老公,多年的文友,還有另外兩位來自微信無法查詢的朋友。當你在做一件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時,能夠獲得理解和支持,這是何等的幸福。所以,對于簡書,對于身邊人,我一直懷有一份感恩之情。
在簡書發表的第一篇全新的文字是6月20日的聽說昨天又有一男生溺水而亡了,這也是我轉發到朋友圈后第一篇被其他同事轉發的文字。同事的轉發讓我倍感激動,原來我那些稚嫩的文字也可以在朋友圈里得到擴散。
以后在簡書的日子里,新文和舊字經常會結合著一起發,再后來就是一篇篇全新的文字了。慢慢地也摸索出了投稿的一些門道,每一篇文字都有五個投稿機會。凡是專題前帶有“簡書”兩字的都是簡書的官方專題,有大批的簡友關注這些專題,一旦投稿通過官方專題審核,文字的閱讀量也就上去了。而比較適合我文字風格的專題有“散文”、“婚姻”和“教育”,這一切或許只能用什么樣的人寫什么樣的文來解釋吧。
因為玩簡書,所以生活概念里多了“簡友”這個全新的稱呼。因為文字而結緣,彼此間少了點功利多了些坦誠,生活又增添了一抹別樣美好的色彩??吹竭@個簡友久不更文,發條簡信問候一聲近況;讀懂那位簡友文中字里行間隱匿的憂傷,給個暖心的評論驅走陰霾。
也會有一些陌生的簡友經常會給我發要求“互粉”的簡信,甚至有部分僵尸粉今天關注我,明天取關,后天再關注我,大后天再取關......對于諸如此類的行為,我通常一笑而過。有那么多的精力不如用來讀書寫字,真正愛文字的人不應該心浮氣躁更不會急功近利。簡書里的簽約作者沒有哪一位是靠著投機取巧走上簽約之路的。
在簡書里70后是屬于徹底的老人,幸運的我找到了一群可以結伴而行的老人。一路走來,他們中有的人成了官方專題的主編,有的成了簽約作者。雖然與他們比起來,我的步履很是蹣跚,我的肺活量明顯不足,但是我不著急。簡書人都知道一句話“你一定要努力,但是千萬別著急”,而我想說的是“我會積極,但是我不著急”。
一直認為文字的本質是記錄生活的符號,所以自己碼字的初衷只是簡單地定向為“記錄生活點滴”。生活中習慣一路走走看看,一路停停記記。前兩年,有文友估算我在QQ空間里大約每年碼了10萬字。講真,當時心里覺得10萬字是個天文數字,自己不可能達到這個數。
而使用簡書后,因為有了簡友們的鼓勵,有了官方各專題舉辦的活動,自己碼字的熱情明顯高于往年。
簡書里的每一篇文字都有字數顯示。記錄顯示從今年元月份的21萬多到現在的27萬多,這半年里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碼下了6萬多個字符,看來一年10萬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半年6萬多這個數目,在簡書里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數字,有很多作者每天都在堅持日更。你不出去走走,永遠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
不管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簡書未來的路會有多長,我希望,也相信,自己會一直走在路上,享受路上的風景,感恩路上一切美好的遇見。我會積極地去面對未來各種未知的挑戰,但是我不著急自己究竟離終點有多遠,因為文字與生活更多時候帶給我的是輕松與快樂。
附本文的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