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乍一看這個題目好像覺得很深奧,其實不是,這只是人工智能的一個方向。預測學習來源于《那些讓你更聰明的科學新概念》書中的一個預測性編碼概念,書中的151條概念,都來自一百多名科學家學者和思想家,而此概念的提出為我們設計復雜的人工智能系統提供重要的參考。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預測性編碼模型強調感知的過程本身,我們從一個情境中先感知事件的大致輪廓,再通過大腦補充各種細節,逐步完善預測。這種預測常常也被我們稱為“直覺”。我們用自己的直覺去匹配真實世界中即將發生的事情,并根據即將發生的事情來修正我們的預測,改進我們的直覺。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的大腦不是通過機械的“學習”最終實現“預測”,而是通過持續不斷的“預測”來進行“學習”。“預測”是我們理解人類認知的關鍵,也是人類與機器思維的一個重要的區別。
圖片發自簡書App
簡單的介紹完了,什么是預測學習,我想說的是,人工智能是否能代替人腦,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不管從任何方面,機器永遠都無法理解,人腦的發展,以及變化尤其是情感方面,即使它叫人工智能,它只能作為人類某種功能的智能化或者是延伸,并不可能完全代替人,只是對人意志思想信息的過程的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