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幣乎(bihu.com)優質內容計劃支持”
前陣子,聽說了不少案件。有人丟了400萬幣,有人丟了40萬幣。非常地可惜。
但是,你知道為什么被轉走的幣,為什么不能像被轉走的錢一樣,可以找到轉入賬號的主人嗎?
知道其原理,讓我們更加認真地對待保管好自己的幣這件事情。
如果A的錢被人騙走了,轉入了B的賬戶,那么,我們是可以查得出來B賬戶的主人是誰的。當然,騙子是不會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的銀行卡來接收這筆錢的,他會用別人的卡來接收。但我們依然可以找到這個B賬號里的錢又被轉到誰的賬號去了,或者,在哪里被什么樣的人取走了,都可以調取監控,進一步找到最后拿這筆錢的人。
但是,數字幣被轉走后,卻查無可查了。
為什么?
要想知道數字幣為什么查不到,我們先來知道為什么人民幣能查到。
這也正是銀行的錢和數字的幣它們之間最大的差異所在——一個是中心化的,一個是去中心化的。
沒錯,中心化的銀行,它有所有這個賬號擁有者所有的信息,它可以隨時調看,所以,賬號是誰的,轉到了哪里,在哪里被取走了,它都清清楚楚。而數字幣呢?非中心化,你只是轉入了它的賬戶地址。而由于它的加密貨幣的屬性,它的私鑰生成了它的公鑰,又進一步生成了它的地址。但是這個過程卻不是可逆的。所以,盡管你可以知道這筆幣是轉入了這個地址,但你卻不可以知道這個地址所對應的擁有者。進而不能找到這個偷幣人。
而事實上,從原則上講,每一個幣都會記錄下了它自己的所有路徑,所以,它所經過的所有地址都是可以詢的。偷幣的人如果要在交易所上進行這些偷來的幣的轉手的話,因為很多平臺都是實名的,所以原則上平臺是可以查到這個地址背后的主人和信息的。只是,當前全球的交易所眾多,分布也極廣,還有的交易所是非實名的,而且偷幣人固然不會在這個平臺上偷到幣再到自己實名的附近的平臺上去進行轉手,這樣就使得在現實中真正要找回被偷的幣是極其難以辦到的事情了。
防火防盜防偷幣。一定得好好保管好自己的這份自由資產!
下面安利幾條安全存儲數字資產的經驗:
一,保管好秘鑰!保管好秘鑰!保管好秘鑰!。
誰得比特幣的秘鑰,誰得比特幣。最原始也是最可靠——用紙將私鑰記錄下來,一式兩份,一份放在你自己身邊,你認為最安全的地方;一份放在信封里放在你父母家里,讓他們跟戶口本放在一起,不要丟。不要丟。不要丟。或者,放在那個你已經不會用了的老電腦里,不用丟掉電腦,用來儲存一些可以防止網絡攻擊的備份資料好了。這個電腦絕對不!聯!網。當硬盤用就好。并且給你的電腦設置密碼。讓其他人不可以登錄你的這個備份電腦。且得把密碼放在你保密的地方。不要忘記了。
二,冷存儲。
比特幣錢包的冷儲存是指將錢包離線保存的一種方法。首先,你得在一臺離線的電腦上生成比特幣地址和私鑰,并將它妥善保存起來。以后你再買比特幣來屯的時候,就可以把它們全部發到這個離線生成的比特幣地址上面。由這臺電腦生成的私鑰永遠!永遠!永遠!不在其他電腦或者網絡上出現。與網絡斷開后,存放在冷錢包的數字資產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受黑客攻擊。
三,如果你只有一點點數字資產,只想存放在熱錢包(即在線錢包)中,那么最保險的就是在不同平臺設置不同的、復雜的密碼,千萬不要所有平臺同一個密碼!并一定一定開啟Google雙重身份認證和手機短信認證,以確保資產安全。但是,一但聯網,就永遠處于黑客攻擊的風險之下。
四、大資產,用方法一和方法二相結合;小資產,用方法一和方法三相結合。避免別人偷了,也避免自己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