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小甲和小乙同為A公司銷售代表,平時的月工資一樣都是4000元,年終獎則與個人業績掛鉤。馬上要過年了,盼望了一年的年終獎終于該發了,小甲兢兢業業,稅前年終獎55000元,公司代扣個稅為10445元,到手44555元。小乙業績沒小甲好,稅前年終獎52000,公司代扣個稅5095,到手46905。小甲同學懵了,我業績好稅后獎金居然比小乙少,真是豈有此理。這到底怎么回事呢?跟著稅事君來看看吧。
年終獎的計算方法
眾所周知,個稅起征點為3500元,小甲的月工資4000已經超過3500元,所以不考慮年終獎要扣除工資與起征點差額的情況,把年終獎直接除以12得到的值在下表中查詢稅率和速算扣除數,55000/12=4583對應的稅率20%,速算扣除數555,小甲應交個稅55000*20%-555=10445元。如果小甲12月工資不足3500,假設為3000元,則年終獎要扣除工資與起征點差額的情況即55000-(3500-3000)的差額再除以12后尋找對應的稅率。同理可計算出小乙對應的稅率是10%,所以算起來稅后獎金反而比小甲多。
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來,因為年終獎采用的超額累進稅率,有可能導致多發一元年終獎,多交一萬塊個人所得稅的情況發生,稅事君給大家整理了幾個臨界點,在發年終獎的時候盡量避開這些臨界點,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118001-19283.33元區間
發18001元比18000元多繳納稅款1154.10元,只有當年終獎為19283.33時,稅后收入才與18000的相等。
254001-60187.5元區間
發54001元比54000元多繳納稅款4950.2元,只有當年終獎為60187.5時,稅收收入才和54000的相等。
3108001-114600元區間
發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繳納稅款4950.2元。
4420001-447500元區間
發420001元比420000元多繳納稅款19250.3元。
通過對比可知,如果公司發的年終獎處于上述臨界點,稅事君建議可以將部分年終獎并入工資或者通過實物等其他福利形式發給員工,以取得實發金額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