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鈞鈞就拉了肚子,我就知道他估計是吹風扇凍著了。但是看到他拉了一次也就不拉了精神狀態(tài)也還不錯,我就沒放在心上。誰知早晨就發(fā)了燒。
睡了一覺,我媽不放心一定要去醫(yī)院看看,結果量了體溫40度,嚇了我們一跳。立刻緊張起來,當時我被嚇得基本就是懵逼的,手機也找不到了,錢也找不到,不知道是回去還是留在我媽這邊。
最后決定不再折騰留在玉蘭苑,把他們安頓好,我就回家收衣服收東西。就在回來的路上發(fā)生了一件事。
匆匆忙忙回來已經(jīng)很是疲憊,大概六點多騎車到滁州路口發(fā)現(xiàn)一個人躺在自行車道上,衣服破爛滿身骯臟,年紀大概也就二十多歲。我已經(jīng)騎車路過,但是到了路口我還是折回來。雖然很多人都在觀望但是沒有人停下來。我問他,需不需要我?guī)退?20,他說他是餓的,兩天沒吃飯。我說,馬路對面有面館,你去吃我付錢。然后……他說,你能不能買過來,因為他站不起來。我當時腦子一蒙,覺得可能真的是太餓了,就騎著車去瀘州烤鴨店買了五個燒餅和一瓶水。急急忙忙趕回來給他,結果他接了水不要燒餅,原因是,他上火了,牙齒咬不動。我說燒餅很蘇。他一再強調他咬不動。當時我已經(jīng)開始動氣,心里想您一個餓得站不起來的還要挑肥揀瘦。但是覺得不能這樣看人也就把氣按下來。接著他提出能不能有其他的幫助方式。我哼了一聲說,你想要什么樣的方式。我當時立刻做決定如果他跟我要錢立刻拍屁股走人。我想他也是看出來我有想走的意愿,結果他說他想喝稀飯。我心里松了一口氣,還好沒說錢。我說那你跟我走,我們去對面吃。他磨磨蹭蹭爬起來跟著我。他看著我的車說能不能帶他,我拒絕說車不能帶人。
路上我與他閑聊幾句問他怎么了,他說他出來找工作找不到。我說現(xiàn)在工作機會那么多怎么會找不到,他說別人都嫌棄他是少數(shù)民族。話說著到了瀘州烤鴨店,旁邊有個快餐店,玻璃上貼著招聘廣告,我指給他看。他好像沒看到默默走進瀘州烤鴨店。然后他要求吃牛肉面,我說你不是說你上火,他說能不能不加辣。突然他看到店門口有很多菜飯,他說他也可以吃套餐。套餐三素一葷起步價12,我內心無奈,但是還是答應了。
戲劇性的來了,這時有一位男士看到他說,我剛剛不是給你錢了嗎?他有點尷尬,指指我說,有人要請他吃飯。我看得出那個男子也是有點生氣了,因為他一邊無奈地看著這個人一邊冷漠地走開了。
我?guī)退o了錢之后出了門,看到旁邊快餐店上貼的大大的招聘啟事,嘆了一口氣。但是我想著撥打110看看管不管這種事,如果是真的有困難110能棒他,如果是假的110有個備案也好。無奈110一直占線。恰好邢大海打進電話來問孩子情況,我順道就跟他說了這個人,但是只是說有個人沒飯吃我?guī)退I了幾個燒餅。沒想到邢大海直接下定義說是騙子。
雖然我嘴巴不承認,但是寫到這里其實我內心早就明了。其實一邊寫一邊有些憤怒的。整個過程中處處顯示出這個人的心機,比如恰好坐在馬路中間,還巧妙地坐在自行車道上,馬路上怕被撞,開車的人也基本看不到他。比如他明明前面說沒有力氣站起來,后面還悻悻然跟著我去吃飯又有了力氣。比如真的餓了還能管上不上火?再比如那么大的招聘啟事他難道還是瞎子不成,哪里有找工作的心了。我想他也是個生病的孩子。
但是,但是問我后不后悔給他買了飯(他不吃的燒瓶我默默拿回家吃去了),我是不后悔的。念研究生的時候社會上剛好出現(xiàn)了“彭宇案”,這是社會上第一個救老奶奶被額的真實案例,其實小時候也有《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了,但是沒有真實案件來的有沖擊性。那個時候我的畢業(yè)論文寫的就是《助人行為》,寫得很長,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寫得頭頭是道。自己都覺得自己牛逼。總結寫下來的感受就是,自己的小善心可能會讓騙子更加猖狂,讓那些有需要的人自助去吧。
然后在我工作的第二年,當時火車站后面還一片荒涼。有一天我要去緯一路拜訪一個客戶,大熱的天我一個人騎車在罕無人煙的路上,心里一邊罵娘一邊找路,熱得不行。正在這時前面路邊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大爺,原來他一直坐在馬路牙子上,看到我出現(xiàn)立刻站了起來。我被嚇了一跳,立刻心生警覺。大爺像我想的一樣,立刻開口求助,因為不認識路,實在不知道往哪里走,想找我借點路費。我當時是猶豫了的,他看到我猶豫很無奈地再次重申,他真的找不到路了,天好熱,只要十塊錢坐個車。我最后還是默默地騎車走了,想起了我論文中很多個案例,他不值得同情。走了幾十米之后,大爺突然崩潰了,在后面也追不上我,只是大聲呼喊:你們?yōu)槭裁炊疾豢蠋蛶臀遥以趺崔k啊。
然后,我逃也似的跑走了。但是至今大爺?shù)臉用埠秃艉岸荚谖夷X子里。這件事后我常常會反思,我花了一年時間寫那篇論文到底有毛線用。既不能分辨出大爺?shù)降资遣皇球_子,也不能幫助自己擺脫愧疚感。如果如果大爺真的是找不到路了,那么熱的天他該多么無助。就算他是騙子,我也就給他十塊錢,對我對社會又能造成什么惡劣的影響呢?
再遇到這種情況,其實可以有更多更好的辦法,比如我?guī)退騻€車,如果是騙子他拿不到錢,如果不是我就幫助了他。再比如幫他找派出所,這個辦法更好。但是,不管怎么樣,之后我就下定決心,就算他只有10%的可能性是真實的,我就幫助他,我愿意去賭那10%。至于怎么做,那是技術層面的事,有心好辦事。
我對今天這個年輕人,可能是抱著彌補的心態(tài)。彌補我上一次的見死不救,彌補我自己的同情心。他如果騙我,也就一頓飯錢,他表演那么久混頓飯不容易。他如果不是騙我,那我就是幫助了他。但是,他表演了那么久也該餓了,我也算是幫到了他。
晚上,我回來把這件事又小心翼翼告訴我媽,我沒想到我媽跟我想法一樣:他只是吃了一頓飯,你沒給錢,他沒用你的錢亂來,無所謂騙不騙。他是騙子也只是一頓飯,他不是騙子你幫助了一個人。
我想起小時候,那時候家里也不是很富裕。因為家里住得離火車站近,總會有人敲門要飯。剛開始真的是“要飯吃”,我媽就會把家里剩下的所有飯菜都給他們。然后有人會駐扎在家附近,飯點過后準時上門。那時候我媽跟我奶奶(外婆)就會勸他們去找點事做做。漸漸地,還是有人會上門,但是已經(jīng)不要飯了,直接要錢。給一毛的還嫌少,至少要一塊。我媽剛開始也給,但是我爸很生氣,他會說:“年輕人好手好腳的不去干活去要飯,大家都那么快活怎么辦?”我那時候是不理解我爸的,但是他的話被乞丐幫驗證了。月收入過萬,白天乞丐晚上享受。那以后,我媽不再給上門要飯的錢,也沒人再上門要飯,都坐火車站人多的地方直接要。但是,她看到困難的人也還是會從菜錢里拿出一點來。用她的話說,萬一呢?
萬一呢?萬一他是真的需要幫助呢?萬一有一天我也想要找個人給我媽,我爸幫幫忙呢?有個人幫我指指路,幫我打打電話也行啊。我覺得,我可以不給錢,哪怕我管不了,但是我能停下來也是挺好的啊。我希望我對這種行為百分百“一萬”地注目和關心,能換來我的家人不要碰上那“萬分之一”的幾率。就算有一天我們“萬一”了,我的關懷也增加了好心人出現(xiàn)的幾率。
我?guī)椭氖撬耍彩俏易约骸N規(guī)椭宋易约旱耐樾模覍ψ约旱娜烁袷莻€肯定。否則我也是個生病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