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與鼓勵

有人說,做事有耐心的人很多是因為內心有希望,希望像一盞照亮前行的燈一樣,讓人不計回報的去付出,但希望也是脆弱的,容易熄滅的,它是需要呵護的,這次的話題就是“如何才能呵護希望”,我記錄了自己的感想。

在開始,我問了自己,怎樣保護好自己的希望呢?我感覺想得挺多的,1、用行動去踐行內心的希望;2、遠離打擊和嘲笑自己的人 ; 3、自己也不嘲笑他人,要把嘲笑這個概念從自己的詞典中拿掉,忽視它,就不會受他影響(嘻嘻,怎么像掩耳盜鈴)應該是,不把它當回事,把成長作為主題曲,把它的影響調到最少,不去擔心嘲笑就自然不會有不安、郁悶和惆悵。4、堅持坐享,培養自己的元認知能力,能看得角度更多,能對希望更敏感。

再看看一位老師怎么說

是什么

后面沒想到,他給的答案是,“鼓勵一切人,成為配得上希望的人”,對別人的鼓勵和那些陪伴能讓失去希望的人重獲勇氣,如此也就成了配得上希望的人。

和希望相反的是嘲笑挖苦,我想對來說比較熟悉,小時候的家庭教育就是打擊教育,現在不努力,以后要去撿垃圾,可能我父母那一輩人過得比較苦,特別是經歷過比較夸張的時期,那個時候說錯話的人是要被批斗的,還會連累家族,打擊教育可能有助于自己避免危險……好像有點扯遠了,可能主是害怕,害怕最壞的事情發生,但也不能只有被害怕趨使,這位老師說有時深入的專注學習(我沒做到……),是要放棄百分之百的安全,不然就像一只蜥蜴,眼睛可以看360°,可以看到很多,可是也只是蜥蜴。


怎么做

開始我想著,遠離打擊和嘲笑自己的人,其實是不需要的。這位老師說的話讓我突然發現,呵護希望有這樣不一樣的角度!沒想到從 “每當我們嘗試進步的時候,獲得的多半是打擊而不是鼓勵” 的中間有這樣可以合情合理的原因: 拿未發生的事情說事的人是“占便宜”……我是總好為人師,像個占便宜的人,可能已經被貼上了虛偽的標簽了……做到呵護希望,如果能做到少說多做,會減少很多阻力吧

希望,其實是我比較缺的,玻璃心的我,還習慣自己打擊,自我懷疑……但如果當自己遇到阻力時,能夠用鼓勵代替自我打擊,找到自己可以鼓勵的部分,會不會就不會那么走不下去了……

希望的辦法,還有應對我的拖延癥,不需要擔心做的事情可能會不顯得好看,鼓勵自己,開始行動就是進步了一大步,針對可能會出的錯,只要不是傷害人的事都是可以改進的,成長可是比看起來好看重要得多的事情啊。還有害怕被說退步時,提醒自己,進步本來就是曲折的,可以反思,但別停止摸索的行動。

還有,可以為自己做一個 “彈框列表”,避免做一些傷害希望的事,比如“好為人師時”,“評價和嘲諷別人時”。

去做呵護自己希望的事,別人需要鼓勵時,看得到所有人的希望和優點,真心的鼓勵一切人,做一個配得上希望的人。

最近一個朋友,給提供了另一個角度,通過接受他人的錯誤和不足,反向影響自己看待自己不足的觀點,當接受別人的錯誤、不足,甚至鼓勵別人這種事做多了之后,自己就變得對自己有耐心,就顯得有韌勁了,更夸張的是,慢慢的你都不需要別人鼓勵了,自己就能滿血復活……再次看這句話,突然有種海賊王要遠航的感覺。

一直想畫的希望主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