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所需,文章涉及人物皆是化名,呼吁大家,遠離酒癮的傷害,重建美好人生)
1
程金華停杯罷飲的第十二天,醒著也如醉著,一些往事隨酒而去,那些曾經暗夜中的哭泣與掙扎,變得很遙遠,很不真實。是誰在燈紅酒綠的寂寞里長歌當哭?是誰在午夜寂靜的街道上踉蹌前行,摔倒在路邊睡到黎明?是誰醉到深處滿身憤懣到處挑釁卻被別人打的滿臉血污?
她悲傷地想:“是我嗎?我是個女人嗎?我是個人嗎?我的感情我的尊嚴我的心我的愛,在哪里?”
程金華第一次以清醒的意識狀態來看酒精后面的自已,充滿了憐憫與悲傷。從酒瓶后面走出來,她看不到,現實世界,愛在哪里?她的親朋在哪里?有誰能穿越酒精的濃度來抱起無助的自己?
這種悲傷侵蝕了程金華,她想逃避。逃往哪里?過去有酒,現在什么也沒有。除了她剛加入的AA嗜酒者協會認識的那些熟悉的陌生人,她什么也沒有。
她把自己封閉在濃重的自我抑郁中,忘記了所有,忘記了自己是個心理咨詢師,忘記了督導師柳銘,忘記了父母爸媽,忘記還有摯友芊芊的陪伴與牽掛,忘記了曾經的過往,她將自己徹底遺忘。
所謂的熟悉,是指只要電話一接通,不管對方是男是女,都會深深的懂得我每一句話后面的蒼涼,有時會員們也會替程金華表達出來她的感受。
同是天涯嗜酒者,相逢何必曾相識?
而陌生,是因為素昧平生,從未相遇。因酒而結緣,能信任這些人嗎?
停杯罷飲的第十二天,程金華感覺異常孤獨,很深的委屈從骨髓深處一絲一絲的飄繞凝聚,她哭了,清醒的哭了。
她覺得,沒有酒的日子,一切變了模樣。酒在那端,深情的呼喚她:"回來吧,我的親愛,我永遠在這里等你。"
程金華的手顫抖著,伸向錢包,準備飛奔到酒的懷抱,離開它太久了不是嗎?她很干渴,無依無靠,很累。
"沒有你陪伴我真的好孤單。。。。"程金華的電話在此時很應景的響了起來,將她從這種情緒的纏繞中拯救出來,是大山,她長舒了一口氣,內心很是歡喜,慶幸這個電話好及時,沒有被酒魔誘惑。
"你確定來參加下午的AA嗜酒者協會的現場見面會嗎?"
程金華毫不猶豫的回答:"確定的,我要參加。"
再次確定了時間地點,準備前往。
其實大山說過兩次了,程金華一點兒也不記得。自從停杯罷飲后,她白癡了很多,行動遲緩。海風說是干醉,屬于戒斷反應。
停杯罷飲,不僅要面對生理上的軀體化反應,更多的心理上的反應,這需要時間。
2
程金華來到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參加AA嗜酒者協會的現場見面會,更多的是好奇,會遇到什么呢?
很多會員去參加合肥的大型現場會了,包括小吳。海風因為身體原因,來不到現場。程金華在病房樓前跟大山匯合,來參加的還有其他兩個酒鬼,大家做個簡短的交流后,一起沿著樓梯來到戒酒中心病房前。
大山敲了敲厚重的防盜門,里面有腳步聲,鑰匙聲,說話聲,隨后有人將門開了一條細縫,一個醫生從細縫中伸出頭來,以詢問的眼光看向他們。
大山道:"AA會員,來開現場會。這些也是會員。"
他們被放行,大們隨即鎖上。程金華感覺很壓抑很沉重。走廊里有些穿著條紋病號服的病人,有的坐在廊椅上,有的慢慢踱步,他們的表情是一樣的,全部目光呆滯、行動遲緩、毫無生機。他們中有人抬頭看看他們,大部分人對他們的到來沒什么反應。
程金華悄悄問大山:"這些病號都是來戒酒的嗎?"
大山回答:"是啊。也是我曾經呆過的地方。"
程金華震驚無語。如果自己不停杯罷飲,這里也會是她呆的地方。程金華打了個冷戰,好恐懼,不由的緊緊跟隨在大山后面,像個被酒魔追趕的尋求保護的孩子。
程金華不知道,有多少人類同胞被酒魔捉走折磨至殘至死生不如死,起碼她自己是滿身瘡痍、心靈破損。
他們來到會議室,準備開會。一些病號紛紛前來,程金華選擇坐在最里面,跟病號們保持距離,她幻想他們會跑過來傷害自己。腦海里浮現出堂姐靈兒被她醉酒的老公暴打的影像,面對一個酒鬼老公,靈兒那凄惶驚恐的眼神,像針樣刺痛她。
靈兒很愛姐夫,姐夫獨愛酒。不喝酒的時候,姐夫會叫靈兒親愛的,寶貝兒。喝了酒以后,寶貝兒變成了傻逼娘們、賊私孩子。尤其這個傻逼娘們不讓他喝酒的時候,姐夫不再是姐夫,他是酒魔的走狗,拳頭雨點兒般沒輕沒重的落在靈兒身上,嘴里罵罵咧咧,不過癮的時候再踢上幾腳。
靈兒就咬著牙,從來不哭,即使把嘴唇咬破,她也忍著。大家都知道她的婚姻是這樣,勸她離婚,她就是不離,經常告訴我們她不小心摔倒了,摔傷了胳膊擦傷了臉。
程金華離開農村老家后就再也沒見過她,聽說她跟姐夫越鬧越兇,有次因為奪下姐夫手中的酒瓶,被姐夫剝光了衣服打,并把她的衣服都抱到院子里一把火點了。
靈兒大程金華六歲,程金華每每會老家都是她陪伴,這些忙著,竟然淡忘了她。在這個會議室中,面對病人,程金華竟然想起了她。諷刺的是,程金華跟姐夫一樣,是個酒鬼,嗜酒者。
環視會場里面準備開會的酒鬼們,程金華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在吶喊:我他媽的有什么辦法,我想變成嗜酒者嗎?你才是個酒鬼!我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的。
3
程金華搖搖頭甩掉這些回憶。大山在主持會議,介紹AA嗜酒者協會的十二個步驟中的第一步。他邀請大家輪流讀資料:
嗜酒者互誡協會第12個步驟第一步:我們承認在對待酒癮的問題上,我們自己已經無能為力,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一塌糊涂。誰會愿意承認自己一敗涂地呢?當然誰也不愿意,每一種自然本能都竭力拒絕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
一杯酒在手,使我們的頭腦扭曲的陷入了自我毀滅的酒癮當中,只有天道之舉才能讓我們脫離這癮癖。我們要承認這一點確實很可怕。酒精已經成了貪婪的債主,吸干了我們的一切自負,使我們在它的要求面前喪失了一切抵抗的意志。
一旦接受這個暗淡的現實,人性的失敗徹底顯現。但是走近AA互誡協會之后,我們很快就采取了另一種眼光來看待這種屈辱。我們認識到只有通過徹底的失敗,我們才能走出通往解放和獲得力量的第一步。
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是最終能建起幸福而有意義的生活的堅實的基礎。我們知道,加入互誡協會的嗜酒者,除非首先承認自己的毀滅性弱點及一切后果,否則不會有效。
酒精這個暴君在我們頭上揮舞著一把雙面利劍,我們先是產生有一種瘋狂的渴求,它迫使我們不停的喝酒,后來又被身體的過敏所清洗,它無疑要讓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最終毀滅自己。
遭受這種侵害的人極少有能單槍匹馬贏得這場搏斗的,幾乎從未有過嗜酒者,單憑個人力量獲得康復,這是有數字依據的事實。顯然自從人類第一次造酒以來,這就一直這一直是一個事實。
酒精的鞭撻,將我們推向了互誡協會。在那里我們發覺了自己處境的致命危險。那時,也只有在那時,我們才敞開胸襟接納信念,并且愿意聆聽,我們才做好準備,為驅逐那無情的癮癖,在所不惜。
大量的實驗已經證明,這是互誡協會生活的一個事實,除非首先承認他自己的失敗徹底失敗,否則我們不會找到持久的力量。這一原則是我們整個協會及發芽開花的主要根基。
程金華問自己為什么要停杯罷飲?因為她不想死。在最后一次醉倒醒來,發現自己無力的躺在地上,我嗅到了死亡的味道。閨密青青以她自己的死亡,喚醒了她生的意志,喚醒了她要清醒的、美好的生活下去的意愿,她必須停杯罷飲,別無選擇!
4
開完現場會,程金華回到家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五味交織。程金華給心理督導師柳銘發了微信。他曾笑稱,程金華目前是在醒酒的過程中。醉了二十年的光景,要用多久醒來?
柳銘發來的信息:
程金華,在醒酒的過程中留意自己“三觀”的變化……。
世界觀:酒醉中看到的世界是混沌,遙遠與己無關(自身難保)……;
現實生活呈現出得過且過,胸無大志,無激情,無追求,無理想……;
言行幼稚而單純,思維簡單,行為魯莽,說話胡言亂語……;
生活中,酒友多于朋友……;
人生觀:酒醉中不知自己從那來,也不知自要那去……?
現實生活中僅僅為生存而活著(醉生夢死),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他人,象動物一樣活著而己……;
情感淡薄,人際隔離……;
價值觀:酒醉中金錢既是錢……;現實生活中,多非理性消費,無計劃,無存款,無所謂……;
不懂人情世故,不知付出,只圖索取,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是時候該醒酒了,認真疏理一下自己的“三觀”……;
人的一切言,行均是自己的心理基礎所決定……;
所以,心理成長成熟是硬道理! ?以上,僅供你參考。
也許是這一天經歷的太多,超出程金華能理解的范圍,也許是沒有了酒精的浸潤我開始干涸,程金華極度疲勞,沉沉睡去。
電話依舊發出"滴滴滴"的提示音,柳銘兀自在微信中喋喋:只有醉過的人才會有的體驗……。在醉中讓自己錯過多少人和事,或許與你無關……。
但人生的短暫,不容許我們再放過點滴與分秒……。從醉中醒來,會有一種隔世感……。
一切從開始:學會說話,學著與他人交朋友……。
交朋友從珍惜自己身邊的每個人開始……,以開放,接納的心態欣賞他人的獨特性。不斷豐富自己的人脈,在交往中展現自己,證明自己……。
人只有活出自己的價值,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敬請期待:停杯罷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