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選擇,李笑來這周的專欄主題也是選擇,人生最重要的頭等大事是“選擇”。
細思確實如此,現在所過的生活,不都是一路走來自己的每一個選擇所構成的嗎。所以,沒有什么可以抱怨,選擇了就要去承擔。
縱觀選擇,其實真的沒有對錯之分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有各自的追求各自想要的東西,你認為的好選擇并不適用于每個人。
想起之前很流行的一句話:“根本沒有所謂正確的選擇,你只能努力去讓你的選擇變得正確而已。”所以,對現在的生活無論好壞,都去勇于面對,不滿意就去努力修正,一點點的修正成你所喜歡的樣子。
李笑來這周提到,選擇的根基是價值觀,想讓人生變得更好,就要錘煉價值觀,提高選擇質量。而關于選擇的方法論就是“添加必要的條件”,要做到只考慮且不遺漏那些最必要的條件。
回顧之前所選,我想做的最高質量的決策就是選對了伴侶吧。
我是比較聽從內心意愿的人。那時其實我也根本沒仔細思考過選擇標準,只是發自內心的確定他是一個可以共同生活一輩子,并且能不干擾我去過我想要的生活的人。加上成熟寬容又睿智,真心對我好,就覺得已經非常夠了。
現在想想也許當時的必要條件是“真心疼我、能彼此理解互相支持共成長、有孝心有責任心為人靠譜做事能力強品格好”,所以就再也啥都沒考慮了。
哪怕當時因為一些事情沒房沒車要重新開始,我也從不擔心也從不介意。而房子車子這些被很多人當作選擇配偶的“必要條件”,對我而言并非是必要的。相比這些,其他的上面所提的“必要條件”對我而言也許才是真正的必要吧。
所以,縱觀以前所做的選擇,從來沒有后悔過。因為我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直遵從內心的聲音。哪怕也因此走了很多彎路,但是人生旅途哪能確保一路都是康莊大道呢。
吸取過往經驗,結合笑來老師這周的關于選擇的方法論,以后做決策前,認真思考什么是必要條件,并根據必要條件去做篩選,不斷提高選擇質量,去遇見更好的自己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