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對的嗎?我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問題的出現源于多年來的心結,一個無法解開的心結。直到,一場突然其來的相遇,回答了我這個問題。
再次相遇
因為公司解散,我選擇短期內出去走走,于是,一次意外的相遇就這樣開始了。知道她在西安讀研,但是很多年沒有見過,我不能確定,我還能否從人群里把她快速的識別出來。在過去的時間里,我對她的了解也不是很多,自從高二文理分班之后,僅有的交集也就限于因為源于幾個相同朋友圈的交流,慢慢地就只是變成了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個人。
再次相遇,一起約在了陜西省歷史博物館,那天她比我早到了會兒,確切來說,是因為我遲到了,多年未見,第一次相約就遲到了,該是給別人留下多壞的印象啊。我記得那天她穿了一件很普通的毛衣,沒有穿外套,好像是黃色的,還好我們還能相互認出來,寒暄了會兒就沒有什么可說的話了。這就是一次普通的久別重逢,那個時候我心中關于工作、關于感情沒有一件能堅持下去的,也沒有一件能夠讓我炫耀的,陰郁始終伴隨著我的那段時光,于是沉默寡言就變成了我的標配,而且因為剛從華山上下來,在山上凍了一晚上,還沒有完全緩過來,狀態也算不上很好。
然后,逛了會兒博物館,意外地我突然想開個玩笑,有一個我自己記得特別深刻,就是到了有一個地方被人們投了很多硬幣,其實我蠻討厭別人亂投硬幣的行為的,我就直接和她開玩笑說,“來,讓我們把這些硬幣拿走吧,偷走別人的夢想,正好坐公交要投幣”。她就一直笑我中二,笑了好長時間,看著她在笑,我也跟著笑了起來。哪怕是我每年都要聚會的那幫朋友,我都好久沒有看到別人很開心地笑了,也好好久沒有被人逗笑了,這便成了我對她的第一次深刻印象。
然后一起去逛碑林博物館、鐘樓、鼓樓、回民街,在鼓樓上,相會加對方的網易音樂的關注和微博,在搜網易音樂的時候是可以直接使用手機號加的,但是我的列表沒有直接出現她,哪怕我給網易開了加通訊錄的權限,依然沒有看到她,這就很尷尬了,約出來的是一個連相互的手機號都沒有的人,她直接補了一句“好尷尬”,我把這句理解成了化解尷尬的意思,我不得已選擇直接去通訊錄復制手機號,證明我還是有她手機號的。“好尷尬”,變成了一件小事,已經過去了,但是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為一般的女孩子都不會直接說對方很尷尬這種話的,尤其還是好久沒有相遇的兩個人,即便很尷尬,也不會直接說出來,我把這種行為理解成了直接坦率,這便成了我對她的第二個深刻印象。
人和人之間,需要發生多少事情才算是徹底了解呢?也許一兩次,也許一輩子,不一而足,無法界定。她做到只是自己生活中的樣子,并不是特意做給誰看的,但是于我而言,意義就多了起來。
離別
在和她再次相遇之后,因為她還要上課,所以我自己一個人去了兵馬俑,回來的第二天,也就是留在陜西的最后一天,我去了她的學校。自從大學畢業之后,就再沒有回到過大學課堂了,遇見了她的同學,她的老師,然后一起隨便吃了一頓也就結束了在陜西的行程。唯一的意外應該是離開的時候,差點兒就趕不上離開的火車了,以及她們學校的廁所超級破,還不如我們村里面的茅坑。
她是把我作為一個久別重逢的老同學來招待的,我也沒有想太多,甚至中午的時候,她把我丟在一邊跑去午休去了,是啊,那個時候誰會想到后面會發生那么多事情,也就是簡簡單單地一次相遇罷了,估計結束之后也不會有更多的交集,何必在意那么多呢。晚上我接到了我媽媽的電話,點名要吃涼粉,還被她吐槽。
離別的來臨,也沒什么特別的傷感,也沒什么特別的驚訝,蠻平淡的一天。但很意外地,離別的來臨,我居然多了一絲留戀,說不清道不明,回味與遺忘開始有了沖突,故事也就有了開始。
心結
心結的答案呢?沒有辦法寫出來,也無法知道寫出來的究竟還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心結。期待能夠續寫心結。或者說,這篇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不知道該怎么寫,還是戛然而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