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有這么一種現象,尤其對于職場新人,他們往往抱怨自己的工作沒意思,一點兒都提不起興趣,抱怨沒有找到那個愿意終身唯一奮斗的目標。同時,又有另一種人,每天干的熱火朝天,完成了老板布置的任務,還會再去思考改進。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這兩者的區別呢?
首先,什么是興趣呢?
興趣就是讓自己完全身在事物之中。也就是說當你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情當中,你就會感受到樂趣。
但現實是我們往往認為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在工作的時候或許同時思考著下班吃什么、淘寶有沒有打折……于是當做出的成果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第一反應往往是我已經盡力了,肯定是因為我對這份工作不感興趣所以才做不好。
第二個原因,來自不自信和恐懼。為什么許許多多的人只會單純的做著布置的任務沒有自己的擴展?很大的一個原因在于害怕努力過后沒有收獲,他們更多的是考慮未來的利益,諸如“讀這本書對我有什么用?”“萬一做不好怎么辦”等等問題,這讓他們很難從任何東西中獲得樂趣。而沒有人愿意說我很害怕的,于是更多的人選擇說“我沒興趣”。
面對新事物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
試想一下,如果你選擇投入去做這件事,成功了你很開心,失敗了可以積累經驗獲得智慧,不管成不成功,都可以獲得樂趣,那么還在擔憂什么呢?
當被迫去面對新事物而非真心投入的時候,即便成功了也會有更大的擔憂,失敗了更是恐懼,而這樣的人是沒有勇氣來面對這樣的事實的,他們會把原因歸咎于“我沒有興趣”。
所以,全新的投入工作本身的時候,往往會得到更好的成果,而這樣的成果也會讓自己更有價值,薪酬自然也會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