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午剛睡完午覺,閨蜜群轉來一個視頻,群里立馬就炸開了鍋。
圖片來源:文章截圖
我搜索視頻來源,找到了這篇被瘋轉的文章《一位92年女生致周鴻祎:別再盯著我們看了》,作者署名陳菲菲,她提到,她們按照水滴直播上的ID位置,探訪了多家餐飲店、網吧和健身館,發現顧客的身影清晰無誤地出現在直播里,接受所有網友的觀看與點評。
一男一女在一家店里吃飯,全程被店里的監控直播。
當他們知道自己正在被直播時,找到商家,女生說的兩句話讓我印象尤其深刻。
“我東西不知道落哪了,我調下監控,說沒有。現在竟然還能看到直播,我也是醉了!”
“那美女剛剛還說,你這桌子這,可以點餐,還可以支付,那密碼全都被監控了唄!”
無論你是吃飯逛街還是學習睡覺,或許在你還沒意識到的時候,就可能已經處于被監控中了,更令人尷尬的是,監控的另一頭不是人工智能或者某個安保人員,而是互聯網上成千上萬的網民,觀看著你的生活,還時不時發個彈幕做個點評。
圖片來源于網絡。
杭州某小區一男一女身著睡衣在房間里,整個過程被直播得一清二楚且有相應的定位。還有人在直播群聊里截圖,而這一男一女似乎對此毫不知情。
對于我來說,最糟糕的是在此之前,我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我不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監控除了讓我們更加安全以外還能將我們的生活搬上別上的手機或者電腦屏幕,供他們消遣娛樂。
就如同視頻中,當女孩得知被店里的監控直播后說的:“主要是太沒有安全感了,我平時根本就不直播,我也不看直播,所以你要是不說我真不知道這事?!?/p>
究竟還有多少我們平時根本就不知道或者說沒有意識到的東西,正在將我們的隱私泄露出去?
02
我們時刻都暴露在“第三只眼”之下:亞馬遜監視著我們的購物習慣,谷歌監視著我們的網頁瀏覽習慣,而微博似乎什么都知道,不僅竊聽到了我們心中的“TA”,還有我們的社交關系網。BY《大數據時代》
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里說,我們時刻都暴露在第三只眼下,不管我們是用信用卡支付,打電話還是使用身份證。
2007年,英國的一家報社曾諷刺地報道,在喬治奧威爾創作《一九八四》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倫敦公寓外60米范圍內,起碼有30多架攝像機在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我們生活在這個大數據時代,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施展才華的同時,也讓我們的個人信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地被收集著。
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被大數據包圍著,一切行為和事件都以數據地形式被記錄、被儲存、被處理。
早上出門,電梯的攝像頭記錄著我們的出行時間;
開車上班,路邊的攝像頭記錄著我們的位置和車速;
工作期間,網頁記錄著我們的瀏覽時間和搜索內容,電話記錄著我們的聯絡對象和通話時長;
下班回家,購物記錄界定著我們的職業身份、家庭背景甚至性格特征,電視機頂盒記錄著我們的收視習慣和價值品味;
......
這些被他者有意或無意收集的信息,我們自身卻一無所知。我們的行為可以被預測,我們沒有隱私。
這是一個人人都需要隱私但又不懂得在乎或者保護隱私的時代。
03
L先生常被我戲稱為有“被迫害妄想癥”,筆記本電腦的攝像頭永遠用膠帶粘著,只有用的時候才揭下來;去到一個新環境做的第一件事永遠是里里外外檢查一遍有沒有攝像頭。
以前我常常嘲笑他的種種行為,可是現在我笑不出來。
關于水滴直播事件,網上沸沸揚揚在討論到底是誰的責任。
我不想去評論到底是360水滴直播無良還是商家無德不按規定張貼告示;我不想去探究到底如周鴻祎所說的黑公關在惡意詆毀奇虎360還是它們本身確實就存在問題。
提高自己保護隱私的意識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以下為有“被迫害妄想癥”的L先生友情建議:
1、在公共場合,特別是有攝像頭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個人重要賬號的登錄和個人支付密碼的輸入等操作,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指紋或者面部登錄或者識別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2、如果條件允許,盡量把自己的筆記本攝像頭用膠帶貼上,特別是家用筆記本,不用的時候將筆記本合上。
3、不要濫裝攝像頭,不論是哪家的攝像頭,號稱有多么安全。只裝該裝的地方,不該裝的地方一定不要裝!
4、免費的才是最貴的。千萬要謹慎地對待免費的東西。(最后這條L先生強烈推薦)
最后,我愛這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