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速成,這是很多人都曾經迷戀的一個概念,也包括我。但是,我們真的理解什么是“速成”嗎?這兩天閱讀李笑來老師《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5月1日的文章《起步時,最重要的是什么》,終于對“速成”這個概念有了正確的認識,下面就讓我向大家分享。
? ? ? ? 速成,是快速成功嗎?不對的,速成應該理解成快速入門。快速成功并不容易,沒有長期,沒有積累,沒有犯錯,沒有經歷從粗糙到精致,是做不到成功的。如何做到快速入門呢?按李笑來老師的話,就是掌握最少必要知識,MAKE(Minimal Actionabl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最基礎的、最關鍵的幾個點掌握了,就算是入門了,入門完,就剩下一件事了,那就是用!就是要迅速行動起來,去嘗試,去踐行,在行動中不斷加深對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在行動中知道對與錯,在行動中不斷地提高,最終做到成功。我們很經常是太過于迷戀基礎了,總是想著打好基礎了再行動,然而,基礎,那些枯燥的、繁雜的概念,并沒那么容易牢牢記住。想要打好基礎,就要在掌握最少必要知識后,在行動中完成對基礎的理解,在行動中打好基礎。我們最缺的就是行動。不斷地輸入,總以為自己在打基礎,可這個基礎卻怎么也打不完。就是因為沒有輸出,沒有變成行動,所以對于整個知識體系還是松散的一片。
? ? ? ? 想要成功,那就要快速入門,請注意這里的“快速”兩字。如果慢吞吞地入門,后面的剛學到,前面的又忘了。只有快速地入門才能迅速把最少必要知識掌握住。我們經常說,學海無涯苦作舟。為什么學習會苦?那就是因為沒有得到正反饋,我們不知道這樣子學習對不對,我們的學習沒有任何收獲。這時候就需要快速入門,一旦完成入門,就迅速地行動,只有行動才能把知識運用起來,這時候才能得到正反饋,才能有進一步的收獲,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 ? ? ?對于速成這個概念,我想很多人肯定想不到是快速入門吧?很多人一開始迷戀于速成,迷戀于快速成功,包括我。經過一段時間看書,踐行,發現根本沒辦法快速成功。于是大家就認為這是騙人的成功學,對速成一棍子打死。概念不清晰的時候就會造成誤解,然后全盤否定一樣東西。這是元認知能力不足的原因。發現對某個概念有疑惑的時候,就要動用元認知能力,尋找隱含在背后的真實概念。此外,只字不差的閱讀真的很重要,對正確理解一個概念很有幫助。當閱讀的質和量無法同時滿足的時候,先保證什么呢?正常人都會選擇保證質的。質無法保證了,就算一年看1000本書,又有何用?做無用功罷了。所以,閱讀的時候,正確認識每一個概念,形成自己的知識,才是最有用的。這要怎么做到?只字不差地閱讀。
? ? ? ?行動吧!別再去等什么打好了基礎再行動了。很多人總是說,等我準備好了。其實那只是不敢行動的借口罷了。怕失敗而拒絕行動,只能讓自己一直處于失敗狀態,成功的概率絕對是0。還記得孩童時期,我們牙牙學語、蹣跚學步時的情景嗎?那時候的我們,并不害怕旁人的眼光,并不怕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而當我們長大成人后,反而害怕起失敗了。其實當我們接觸新知識時,就猶如小孩子蹣跚學步,一樣的陌生,一樣的不懂,所以,失敗不是很正常的嗎?趕緊行動起來吧,就算成功的概率只有1%,那也有了成功的希望。更何,成功的概率經常都很高呢?經常都是超過50%的。勝算超過50%,那為什么還不趕緊去賭一把?
? ? ? ? PS:最后,說說我自己吧。如果不是最近被李笑來老師一直強調踐行的重要,如果不是被《起步時,最重要的是什么》這篇文章所震撼,我可能不會去寫這篇文章。一年前,我就說要學理財,學PPT,學寫作,變成一個斜杠青年。然而,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訴自己,要打基礎,學好基礎了,再去輸出。所以,一直盲目地學,學著學著,就沒有了動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想,現在必須改變自己的想法了。快速入門,不斷地踐行,不斷地輸出,在行動中成長!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27個年頭,常常后悔自己為什么不更努力一些。但是,后悔有什么用?能彌補這一切的只有現在馬上行動,免得過了數年后,又在后悔現在的自己。所以,堅決寫下這篇文章,邁出第一步!我知道這篇文章質量并不好,但這并不影響我邁出行動的第一步!
? ? ? ? 我相信,我并不孤單,一定很多人跟我處于一樣的狀態。謹以此文與君共勉。一起開創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