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蔥
我對Grace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大概后來能成為朋友也就是因為當初的互相不順眼吧。
第一次看見她是在大一剛入學的班會上,我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衣著暴露的女生染著花花綠綠的頭發,坐在一群男生中間肆無忌憚得講著我聽了都會臉紅的“黃段子”。而她也是一開始因為我的“土里土氣”不用正眼看我。
后來的她跟我想得一樣。
上課睡覺,不睡覺的時間要么玩手機,要么成群的聊天。下課以后要么宿舍躺著,或者是跟不同的男生出去。她曾經一個月換過兩個男朋友。
漸漸的我把她歸入了“拒絕接觸”的一類人。
跟她真正開始熟識實是在大二上學期。那天是近代史快上課時,教室的空位只剩Grace旁邊的一個,我很不情緣地坐了下來。第二節快下課時,對象給我發了條信息:我覺得累了,分手吧。
看到信息的時候我確實愣了一下。但其實也并不意外:她大四忙著考研工作面試,我不理解她的“忙”,而我有很多空余時間,纏著她聊天,她不懂得我的缺乏“安全感”。戀愛中的兩個人一個太閑,一個太忙,注定是沒有結果的。
雖然已經做好了分手的準備,卻沒準備好分手的情緒。下課后向老師請假,一路小跑回了宿舍。我開始給她發短信,發微信,收到的信息卻是“對方已經開啟了好友驗證”,給她打電話發現已經被拉黑。我不知道在宿舍怎么發泄的情緒。
聽著上課鈴聲,Grace給我發了條信息:學霸,逃課可不像你的作風啊。
可能也是想找個人尋求安慰,我跟不熟的Grace說了自己的事:“我請假了。”
“生病了嗎?”
可能是因為剛分手需要人發泄情緒,沒有多想就跟她說,“我剛剛失戀了。”
“我還以為什么大事。”
“你懂個屁。”
“我是不懂你們這些把愛情當成生活重心人的想法。今天心情好,跟你說說我的事。”接著Grace問我:“你是不是覺得我有點浪。不,應該是很浪。”
“有點。”
“大多數人對我的印象并不好,覺得我很壞,我知道你也是。但以前的我可不是這樣的。”說著,她給我發了一張她高中的照片。
照片中的姑娘正是我喜歡的類型啊:水汪汪的大眼睛,素顏著的皮膚雖然有點黑,但是卻很清純,一頭長發隨風飄著,背著個雙肩包。典型“乖乖女”的形象。
Grace說她談過很多次戀愛,每個人都是高富帥,可是初戀是讓她最難忘,以至于到后面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走進她的心里。也是因為這段戀愛告訴她:女生,一定要堅強獨立不依靠任何人。
她的初戀是初中高中同學,他們初三的時候在一起。
學生時代的戀愛總是逃不過固定的模式:
一起上學放學,一起吃午飯晚飯,給對方夾他喜歡的菜,覺得幸福就是對方口里菜的味道。
課間為了躲開老師,偷偷的把自己準備的禮物叫朋友轉送給對方。
記著每個重要的日子,對方的生日,在一起的紀念日。然后送給對方自己準備了很久的卻沒有任何實用性的禮物。
走出離校門口很遠的距離,確保沒有老師看到才敢走在一起,小心翼翼得牽著手。快把對方送回家時不舍地松開了手,目送著回家。
周末約著一起在肯德基寫作業。
那時的愛情很簡單,也很難忘。
“我們是初中同學,他初一追的我。”
Grace告訴我他長的很高也很壯,讓自己很有安全感。他連續兩年每晚送自己回家,初三那年她松口答應了。
“那時候每晚一回到家,就打開電腦跟他聊天。一周最開心的事就是周末他用零花錢請我喝珍珠奶茶,然后在離家遠的公園轉圈圈。那時候沒有太多錢,但是我們很開心;那時候我們沒手機,卻很信任彼此。”
再后來就要面臨中考了,跟電視劇一樣,Grace成績很好,向重點高中沖刺,她對他說:“如果想繼續在一起,就用點心在學習上。”那一年男孩跟瘋了一樣拼命學習。最后結局也很圓滿。
他們上了同一所高中,也分到了同一個班。
Grace以為可以這樣永遠跟她在一起,她也開始意識到她已經離不開他了。
高一下學期,他們的事情被男孩的家里人知道了。男孩的家境很好,父母已經有了指定的結婚對象。他跟她說了這件事。
“我知道這天遲早會來,因為我感覺到了他對我的不耐煩和冷淡。只是不知道會這么快。分手的那天我把他叫到了我們常去的那家咖啡店,我跟他說我們分手吧。”男孩沒有說任何挽留的話。
她說:“我不能讓他比我先說分手。”
女孩讓男孩先走了,因為女孩想一個人呆會。她哭了,只不過是在確定他看不見她的時候。這是她想保留最后尊嚴的方式。
Grace后來說:“可能當時我太依賴他了,讓他有點喘不過氣。或者兩個人也淡了。我現在一直在想如果當初自己再堅持一會,結果是不是會更好。但是現在后悔也沒用了吧。”
有人問我為什么初戀會讓人那么難忘。可能是因為初戀很多事情都是兩個人第一次經歷,第一次的美好總是讓人很難忘的。而那些是只屬于你們兩個人的回憶。
而如今曾經的那些回憶卻成了她最沉重的痛。
之后兩個人都變了,他們同班。
男孩女朋友換了一個又一個,每一個都是水汪汪的大眼睛,和長長的黑發;女孩整整一年沒有戀愛,拒絕了很多男生。
“后來啊,我不想再做個乖乖女了。只想做個可以讓自己依靠的人。”跟所有分手后振作的套路一樣,女孩開始振作了。她開始學著化妝,穿衣服花心思打扮自己,但她的打扮從不是為了“取悅”任何人;學著喝酒但從不來不去酒吧讓別人灌醉自己;開始跟不同的男生接觸了解自己到底喜歡什么樣的人,但從來不隨便跟人外出,也不輕易付出真心。她是個有原則的“壞女孩”,這就是我為什么跟她做朋友的原因。
“所有人都覺得我變壞了,很多之前的朋友也因為這些跟我斷交了。但他們沒有問過我到底經歷了什么。”
每個人我們所謂的“壞人”之前也曾是個好人
每個人看起來很浪很花心的人也許曾經也歷過單純懵懂的時光
每個看起來玩世不恭的人可能也在執著心中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原則
每個人很會安慰別人的人,都曾度過很多個安慰自己的夜晚
慢慢長大的我,才懂得這個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那么簡單,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每個人也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樣。
如果你是他的朋友,請用你的心去了解;如果只是一個過客,不要對別人做過多的評價。
因為你不是他,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么。
前天看Grace發了條朋友圈。
“我記得我有一段時間聽這首歌,然后就想起和初戀的那些事。分手后的那一個星期每天晚上哭,第二天紅著眼睛去上課還要裝作沒關系的樣子,那時候真是太脆弱了。現在真是不一樣了,再也不能像五年前那么單純了,不過開心的是我現在很堅強可以獨立不依賴誰了。”
這首歌叫《如果你也聽說》
文|放大蔥
作者詳情請見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