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月光男孩》在今年年初榮登各類影視雜志和知名影人的年度十佳。作為黑人同性戀題材影片,《月光男孩》從劇作到演員表演都顯得十分克制,感情流露于演員的每個眼神和場景的變化,在淡淡的旋律中帶我們走進這個黑人同性戀男孩喀隆的世界中。
1、月光男孩喀隆。
影片《月光男孩》講述了男主喀隆童年、少年和成年后這三短時間內個人的情感體驗,從模糊的性別認同障礙到確定自己是同性戀。三段式的敘述截取的是人生片段,但是在我們看來這卻是喀隆漫長的一生。
月光男孩,在影片中可以得到的解讀是來自幫助過喀隆的毒販子胡安的一段話。他說,曾有個老奶奶跟他說,黑人的皮膚在月光下藍的清透,從此那個奶奶就叫他是Blue。月光,首先是指黑人的身份。他們在社會中所處位置依然是邊緣化的存在,依然會被白人所欺凌。但是即使身處于混亂的毒販區,被黑色皮膚所包裹著的內心的善良之光是可以照亮他人的。所以胡安在毒販區救了喀隆,并且和他亦父亦友。我們一般形容男孩子笑起來很落拓,會用陽光去形容。但是喀隆由于從小的成長環境壓抑,一直都很自閉和自卑。即使是被欺負也從來不言不語,默默的承受著一切。月光就是喀隆的保護色,在日光暴露下的他是軟弱和自卑的。只有在夜晚,他才能找到屬于他的藏身之處。還有一種解讀,就是喀隆的同性戀身份。他不像陽光那樣熱烈溫暖,他像溪流湖水一樣溫和安定,像月光一樣。
2、欲望身份的三重解讀。
欲,是想要。望,是期待而沒有得到。欲望,即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
欲望在影片《月光男孩》中是對愛的渴求,其第一層身份是對親情的渴望。男主喀隆在親情上幾乎是一直處于缺失的狀態。他從小由吸毒的母親撫養長大,母親生活不檢點,吸毒成癮。在校被霸凌的他回家依然得不到安慰。成年后的喀隆即使是在夢境中也會被母親的吼叫驚醒,說明母親身份的在場起不到其應盡的責任,實際上還是缺失的母愛。
但是在喀隆童年時,他曾很幸運的遇到想要幫助他的一對情侶,毒販子胡安和特麗莎。在他們那里,喀隆曾得到過短暫的親人般的關懷,飽餐的一頓飯卸下了喀隆的防備,而后每一次的交談幾乎都與餐飯相關。所以這感情啊,離不開腹中的滿足,它是從內向外散發出的溫度。擁有的幸福都是僥幸,失去的卻都是人生。胡安的逝去讓喀隆假想中的家庭也破滅了,無法抵擋住其他人對他和特麗莎的閑言閑語,喀隆失去了他所僅有的親情。我們無法預知一個人完整的人生,我們怒其不幸,哀其不爭。我們從多個角度旁觀他生活的每個側面,每個側面里都是被熄滅的燭火。
情欲是戀人口中融化的巧克力。三級片的欲望從鎖骨到腳踝,高級的欲望只要一個眼神就能看到全部。而同性之間的感情,止于唇齒間,又往返于對望時的神情。影片《卡羅爾》中,女王布蘭切特一個眼神就收割了迷妹瑪拉。這種同性間的凝視是完全排外的,仿佛是孫悟空給唐三藏劃定的一個圓圈,他走不出去,別人也休想進來。這是同性間愛情的欲望。
在影片《月光男孩》中,凱文作為喀隆唯一的一個朋友,伴隨其成長,是喀隆的依賴。一見鐘情,鐘意的是相貌,日久生情,產生的是愛情。對于喀隆,父親身份的缺失,讓他更依賴于一個強壯的男人給與他依靠。本來就不確定的感情在凱文一次次的侵襲下終于土崩瓦解。當凱文跟喀隆講述他剛與一個女孩兒發生關系后,喀隆呆滯的神情直擊他內心的渴望。還有在一個平靜的夜晚,出于少年的好奇也好,喜歡也罷,凱文鬼使神差的就親了喀隆并且給喀隆自慰。一系列的沖擊后,喀隆完成了性別身份認同,也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凱文是喀隆成年后魂牽夢繞的一個劫難,少年時的凱文一副小混混的樣子,也曾是喀隆的保護傘。成年以后的凱文穩妥的做了一個廚師,而喀隆卻成了戴著金鏈子,擁有八塊腹肌的混混的模樣。最深沉的愛,是我走過你來時的路,把以后活成了你的模樣。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在偌大的城市中擦肩而過,在城市暖暖的微光中相擁而眠。朋友是我們在這個城市里最深切的依靠。在電影《尋》中,男主擁有一群gay伙伴,他們會因為對同性婚姻的不認同而爭執,會因為懼怕未來而放棄,然而他們依然是彼此的依靠,會在困頓的時候伸出援手。但是在《月光男孩》中,喀隆從童年時一直受同學的欺凌和嘲笑,他們不喜歡喀隆文弱的樣子,像個女孩兒。而且他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活像一個出氣筒。我們空手從世界的縫隙里努力爬出來,想要看到這世界的光與愛,熱烈與溫暖。可是世界報以喀隆的更多的是困境與冷漠。即使身邊再多人,還是感覺一個人,即使是在喀隆成年以后變得強大后,他的身邊依然沒有懂他的朋友。對希望很小的得不到的事物,人往往會產生兩種極端。第一種是付出以熱烈和全部精力去追尋;還有一種是拒絕癡心錯付,將自己的內心封閉??β【褪堑诙N。對朋友的渴求,讓他不愿意再將一顆心再付出,所以他不愿再回到家鄉,想在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城市里重新開始他的生活。
3、孤獨感的社會癥結。
喜歡這部電影,喜歡這部電影中每個人的不完美。同性戀題材的影片經常會增加一些政治因素或者對同性戀這個小群體個體需求的吶喊。如在影片《被拒人生》中,女主的女伴因病去世,女主采取各種法律手段承認她們之間的女同關系,讓女主的遺囑得以實現。我們需要這樣強烈的情感支撐我們度過艱難的時刻,也需要像《月光男孩》這樣,緩緩流動的飽含深意的情感。克制,是這部影片最值得稱贊之處。作為少見的黑人同性戀題材的影片,在片中并沒有刻意去強調黑人在種族中的特殊身份,他們不是我們生活中的異族,只是和我們一樣擁有人類最真摯的感情無處安放。
可能是因為城市太大,我們無法觸碰,感受不到彼此的溫度。吸毒成癮而神志不清的母親,有一個害羞軟弱的兒子,她的心事也無從訴說。在每一個吸煙的夜晚,這個年輕的母親同樣也是迷茫不知道未來該怎么辦,未知要比已知還可怕的多。沒有歇斯底里,沒有斷絕關系,成年以后的喀隆在一個明媚的上午坐著與母親對話,母親傾訴出自己的無奈與脆弱,這是人性最真實的體現。還有一直對喀隆關懷備至的胡安和特麗莎。我們可能會抗拒來自一個陌生人的善意,因為我們不知道這種莫名的善意從何而來,要到何處去。喀隆對胡安說自己恨母親,胡安想了一下子說,他以前也很恨母親,但是現在很想念。可能胡安在毒販區看到這個瘦弱被欺負的小男孩兒喀隆讓他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毒販生活的不安定讓他更愿意有一個情感的寄托處,剛好這個時候喀隆出現,讓他們成為朋友。而且胡安和特麗莎一直沒有孩子,喀隆也是填補了他們情感的空缺。直接的感情會用我愛你的語言去表達,會用親吻的肢體去表達。但克制的感情,連一個眼神的移動都會讓人看的心疼。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在每個失眠的夜晚期待和另一個人相擁而眠。我們相遇了,多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