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復仇,作為一種文學的意象,在文學史上以特殊的姿態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復仇魔女美狄亞的故事不僅是一篇神話,其中的深意在不同的時代和場景中都能找到映射。古希臘人在悲劇中不僅清晰地呈現著自身的存在,而且深刻地思考著這一存在的命運深意。
? ? ?美狄亞的故事是古希臘神話故事“金羊毛”的后續。劇中的美狄亞是科爾喀斯國的公主,科爾喀斯國國王是金羊毛的擁有者。公主對來取金羊毛的伊阿宋一見鐘情,幫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之后,在與伊阿宋逃走的途中,又設計用魔法殺死了追趕的親弟弟阿布緒爾托斯,并將弟弟的尸體分成許多塊扔在了山林中,這樣,后面趕來的國王與士兵忙著收集阿布緒爾托斯的尸體,就為美狄亞與伊阿宋爭取到了逃跑的時間。他們逃往科爾托斯后結婚并生了兩個兒子。伊阿宋回國后,移情別戀,美狄亞極度悲憤,由愛生恨,殺死自己與伊阿宋所生的兩個孩子,毒死伊阿宋的新歡,逃往雅典。
? ? ?歐里庇得斯以潑辣的寫作風格細致入微地刻畫了美狄亞從深愛到絕望再到仇恨的心理變化過程,使觀眾與讀者真切地體會到美狄亞的痛苦和折磨,深刻的體味到女性被背叛后的絕望。她的三個身份迎來的都是徹徹底底的悲劇。
? ? ? 首先,作為女兒和憧憬愛情的少女。美狄亞是科爾喀斯國王埃厄忒斯的女兒,太陽神赫利俄斯的孫女,又有地獄女神赫卡忒指導并傳授的魔力,身世極位高貴。伊阿宋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切。她放下一切,幫助伊阿宋對抗父親,奪取金羊毛,又救回伊阿宋的性命,這以一個女兒的身份,對于父親就是一種背叛。美狄亞聰明智慧,也知道當時社會的道德準則與倫理觀念,也進行過激烈的心理斗爭,她問自己“為了一個外鄉人,我用得著花費這么大的精力嗎?”可是為了愛情,美狄亞還是不遺余力的幫助了伊阿宋,而且為了伊阿宋能夠順利逃跑,還親手殺死自己的弟弟,并將弟弟分尸以拖延父親的時間。因此,有些人認為美狄亞是個殘忍的不孝女。也有人認為,美狄亞是在反抗父權主義,她敢于對自己的婚姻做主,“美狄亞的行為具有殘酷的破壞性,它破壞了男權統治社會的‘天理’,美狄亞的抗爭給所有渴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帶來了一場心靈的革命。”美狄亞破釜沉舟的行為是一種反叛和抗爭。有人說伊阿宋是因為權利才娶了新歡,似乎是為他的辯解。不過倘若真是這樣,男子為了仕途拋棄深愛他的女人,也是另一種悲劇。樂府詩中的男女,女的唱“聞歡下揚州,相送江津灣。愿得篙櫓折,交郎到頭還”,男的回應“篙折當更覓,櫓折當更安。各自是官人,哪的到頭還。”女的聞說情郎要出門來相送。身陷愛情的女子,希望情郎的篙折櫓斷,就不能出公差,可以長相守。男的回應即使篙折櫓斷,也要尋覓新的再上路。此身是官家人,哪能回來。司湯達的短篇小說《伐妮娜·伐尼尼》中,年青的意大利公主對愛情的不顧一切、燒炭黨人無比堅定的愛國熱情和政治信仰,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公主為了留住那個燒炭黨人,泄密了他的同志,當然也失去了她的愛人。她為了挽救他的性命,絞盡腦汁,四處周旋,甚至向當權的老色鬼獻媚。但是,當那位燒炭黨人得知真相,立刻唾棄她而去。在國家、民族這些崇高的理想、目標前面,愛情必須俯身依附無條件順從。社會的分工不同,對于很多女子,只能思念而不能阻攔男人的抱負和前途,也是一種悲劇。
? ? ?其次,作為被拋棄的妻子。美狄亞為了愛情,即使背叛整個世界也從未猶豫。可年老色衰后,她最終被遺棄。從美狄亞最初拋棄一切,義無反顧的愛情中,我們似乎也能體味到這種愛所轉變為的恨的強烈。面對愛情的背叛,美狄亞沒有隱忍,有多么深刻的愛,就有多么強烈的恨。她能幫助丈夫殺死仇人珀利阿斯王,也能對他的親生孩子下毒手。她對愛人的懲罰,她的悲劇結局,震撼人心。有人認為美狄亞過于殘忍,丈夫的背叛就是因為她強勢的手段。還有些人贊揚美狄亞:“她用‘惡’來反抗傷害她的現實,反而創造了‘美’的形象。”“美狄亞作為一個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女性,她的強烈的反抗體現了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這有點像亞當的第一妻子——莉莉絲。莉莉絲作為和亞當勢均力敵的女人,完美地詮釋了什么是“相愛相殺”。性格強勢的她無法接受任何不平等的行為,這讓亞當痛苦不堪,因為他無法在莉莉絲身上感受到男性喜歡的占有感和強勢帶來的自信。莉莉絲變成蛇之后,亞當擁有了夏娃,柔弱的夏娃激發了亞當的保護欲。誘騙他們吃下蘋果的那條蛇,有人說就是莉莉絲。莉莉絲作為一個強大的女人,自然不能容忍男人將自己拋棄。由愛生恨,敢豁出去愛的女人也敢用力去恨。復仇之中永無贏家,這只是美狄亞對自己命運的回應。她是堅毅和自尊的人,沒有辦法屈辱地沉默。
? ? ?最后,作為殺死孩子的母親。美狄亞性格堅強,行事狠辣果斷,但對孩子深深的愛與所有母親一樣。她懷著萬分痛苦的心情,對孩子下了殺手從而完成了自己的復仇計劃。這種對愛人背叛行為的報復,也是對婦女地位的反抗。有人認為美狄亞殺子太過瘋狂,表現的是人性的陰暗面。還有人對美狄亞殺子的行為表示理解。“美狄亞的報復行為,從表面上看是毫無人性、喪盡天良的。”但“美狄亞的反抗主要是由于夫權、王權對她的壓迫所致。她的行為和情感發展在劇中是合理的,其女性自我意識也是在劇情一步步發展中慢慢覺醒。”還有這樣的觀點:“真正促使她殺子的是她對自己所犯罪行的不可原諒的心理和深深的自責。”我還認為,除了以上幾個因素,還因為深深的絕望。美狄亞自以為嫁給了愛情,卻發現自己忽然失去了一切支撐,少女時代的美好生活也因為這個男人再也回不去。現在有時會發生的,妻子因為絕望帶著孩子一起跳樓,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自殺式報復行為。這種行為背后,是無邊的絕望。而且美狄亞失去孩子也一定很痛苦,否則就不會選擇用這種方式來讓自己的丈夫感受同樣的痛苦。
? ? ? 美狄亞的女性悲劇形象,震撼人心,引人深思。她是不幸的公主,因為她誤信了一個不可靠的人。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寫道“在熱情燃燒的時候,一個人無論什么盟誓都會說出口來。這些火焰,是光多于熱的,剛剛說出口就會光消焰滅,你不能把它們當真火看待。”大多數女子遭到背叛后,只是默默無聲的哭泣。而美狄亞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她深深痛苦后的最終清醒,在男權社會,美狄亞能意識到女性悲慘命運,又不向不公的命運低頭,而是勇敢果斷的抗爭。她用男人式的暴力手段,去報復那個她愛過卻又最終殘忍背叛她的男人;復仇時,她又有女人式的耐心,殺死孩子、情敵,卻留下負心男人的命,讓他在無盡的歲月中受到永遠的折磨。美狄亞以男人的強勢與女人的耐心相結合而復仇,這是向壓迫女性的男性社會宣戰,犧牲一切實現長期受壓迫的女性的自我。這種女性意識的覺醒,即使在整個文學歷史的長河中,也熠熠發光,不容忽視。美狄亞的悲劇故事,充分體現了古希臘神話的魅力,體現了古希臘人對于人性本身的深刻探討。“唉,在一切有理智、有天性的生物當中,我們婦女是最不幸的。少女時,我們便憧憬能遇見稱心的夫君,結婚后更能和愛人長相廝守。我們總是把珍貴的愛情看得比性命還重要,從不理會即將降臨的災難和困苦。”在經歷了丈夫背叛的錐心疼痛后,美狄亞噙著淚,一字一句說出了這些話。它們如同一個明旨或者一個暗咒,一針見血地昭示出了身為女人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