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除了小學的時候,母親大人闌尾炎手術,這是我們家第一次有人住院做手術。奶奶摔倒了。湊巧的是那天早上我正好不在家,娘娘也去上班了。5點半突然醒來,好像有預感一樣,我的第六感向來都很準,打開手機有一個未接來電,是父親向我通知噩耗來了。
? 醫院的壓抑感使我透不過氣。
小時候家對面就是一所鎮醫院,那里面有一座假山,假山下有假丹頂鶴,池塘里偶爾會有小蝌蚪,我和小伙伴經常去那邊玩耍。醫院給我的印象無非是外面的“游樂場”,和時不時灌活喝農藥自殺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不得不承認,小時候膽子比現在大得多,可能就是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吧。一旦聽到外面有救護車的聲音就“興奮”地跑到醫院看熱鬧——當然這是大人的說法,我跑過去其實想滿足我的好奇心,就像在理發店會一直盯著理發師忙碌的手指一樣,我想看看醫生如何救活一個個的生命。奈何人小,明明可以以家近腿利索的優勢占據“前排最佳觀賞區”,還沒站穩就被大媽們擠到外層了。導致雖然家對面就是醫院卻沒見過一次醫生拯救病人的場景。
年齡再大一些,從小伙伴口中聽到醫院住院樓三樓——那時是最高層了并且一直荒廢著,有條巨蟒,“很嚇人的!”醫院的屋頂總是很矮,壓迫著人們,舊式老樓也泛著暗黃色的燈光。至此,從小很少生大病,最多進去打個針掛個鹽水也是有這個原因吧。
如今再次踏進住院樓,看到的是傷殘病死,病人們的沉默或呻吟、家人們的鼓勵和擔憂。那一股股藥水消毒水混合味、那空調房陳舊腐爛的氣味。窗外搖曳的樹枝刺眼的陽光都像是在嘲笑。天哪,我想逃離,可是不能逃離,不僅不能,等待我的還是少則半個月多則一個月的陪護。
也不是什么醫院都讓我覺得壓抑,南京的鼓樓醫院是我在大學期間去的最多的一家,甚至可以說我喜歡那里。它沒有巨蟒的傳說,它的建筑奇特,里面樓層一點也不吝嗇地高出很多,智能化的設備一應俱全,是典型的“城市里面的醫院”。這樣說可能不太公平,因為我沒有去過住院樓。本以為對醫院的恐懼感會慢慢消失,直到今天我站在住院樓尋找護士安排床位。
201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