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課題:
「一只貓能同時處于固體狀態和液體狀態嗎?」
通過第三人稱視角研究了貓的各種形態,《向陽處的她》這部電影就給研究了一個狠狠的耳光。
初看預告的時候,我覺得劇情有點俗氣了,盡是那些小年輕喜歡聽的清新治愈系故事。
從大笨鐘一樣有儀式感的電車中眺望初冬陽光下的漫無邊際的江之島,海鷗擦著行人的帽檐飛過,整個江之島臣服在他們身后清冽的疾風中,滿心都是光怪陸離的感覺。
在整部電影邊緣啞光的膠片鏡頭下,這種自然和工藝碰撞的部分,讓男主浩介和女主真緒在一起的每一刻回憶都清晰起來。
想起了有間破舊的貓屋,在清晨穿過黑黢黢的山路,第一次遇見了那只俄羅斯藍貓,灰撲撲毛絨絨的。
霧氣和露水都涼,它卻暖乎乎的,抱在手里,甜蜜輕佻地抬頭望著你。
這樣的眼波,實在太熟悉了。
這也算每個貓奴的終極夢想吧,
能和自己的主子一起享受這些瞬間,吃酒抱貓,真是快意。
不過作為一只貓來說,它能記住的東西寥寥。
真緒也是。
真緒和浩介只能講一個閱后即焚的故事,講完了,便誰也記不得了。
一整個篇幅的起承轉合喜怒哀樂,長的看不見頭,甜的美不勝收,卻就這么消失了,空虛極了。
所以,我喜歡一切永恒的事物,結局一定要是完美的,相逢在愛樂之城最后淡藍色的酒吧里,高司令一定要沖下去,拉著她的手,說出另一個時間線里的那句話,"天吶我的老伙計啊我們在一起吧我再也不要錯過你!"
可惜不是,高司令最后那張波瀾不驚的臉,似笑非笑地看著錯過的美景,卻沒有沖下去至少道個別。
我討厭這種隔岸觀火的結局,這讓人感覺所有的付出都像是徒勞。
那些不再提起的好或者壞,等于從未發生過。
我想浩介一開始,也不享受這種的感覺。
所以他和我一樣,本能地抗拒這種別離。
一想到過去一起親歷的風景會變成大腦中的未解之謎,就忍不住倉皇地逃離。
你看,這就是不通達的人啊。
我常常會糾結于那些曾經走過的路,鋪過的床,抽過的耳光,夜半的心慌,愚蠢的結果和濕不開的枕巾。
卻忘了任何一種情緒的發生,都是當下的體驗,那些快樂的、痛苦的、失望的,早就駐留在我記憶中很久很久了。
「"即使回憶會消失,還是要努力去經歷創造回憶的過程啊"」
「要當人類就必須做一些徒勞的事吧"」
日落時的余暉在湖面閃爍出瑩瑩的水光,有關真緒的回憶像水波一樣散去。
突然就理解了人生最漫長而陳雜的部分,我們帶著好奇心一步步走來,也多么希望有些事情能夠變成永恒的,即便終是徒勞的,但親愛的至少有機會和你一起經歷了一段記憶。
可能只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挺淡的,不至于教人常常想起。但只要想起來就覺得心頭一暖,可以支撐我走過很多很冷的日子。 ????
就像片尾曲一樣,Wouldn't it be 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