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兩周,工作量不大,但是心里卻有些匆忙。寫這篇日志前心中并無清晰的邏輯,兩周的工作只能說是"編輯初體驗",處在后臺系統(tǒng)熟悉的菜鳥級水平,選稿頻道更新的工作只是依據(jù)自身對文章的把握和板塊的理解,并無職業(yè)編輯的專業(yè)性,按理說是還談不上總結工作收獲得失。但是開始日益增加的工作職責和開始投入想做好這件事情的心情,讓生活和工作有點陷入了交錯混亂的狀態(tài)。
簡書上看過了一些優(yōu)秀的互聯(lián)網(wǎng)從業(yè)者的工作日志,閃爍著各種理性的光輝和他們領域內習以為常的術語。因為我還殘存著小女生的感性和剛畢業(yè)的青澀,就隨性發(fā)揮,不求深刻,圖個自己明白。
1.我現(xiàn)在主要負責什么
a.美食,旅游頻道日常更新,每天40篇稿子;每日首頁輪播
b.食日談,這個板塊屬于創(chuàng)業(yè)階段,需要做的事情比較瑣碎,包括每天更新頻道,平日發(fā)掘作者、優(yōu)質媒體,對接媒拓和作者,參考其他ugc美食社區(qū)內容運營,每天的teatime,同時更新到美食頻道
c.專題方面,周一至周五的teatime push,甜點(搞笑趣聞)、品茶(影視)、談資(白領,百科)、食日談;周六生活大爆炸,社會熱點(新聞),家庭百科,飲食男女,周末狂歡,加上一篇輪播稿,周三至周五完成。除此之外,美食旅游需要找一些不錯的點獨立制作專題
d.對接zaker美食旅游的玩樂
e.各頻道精彩推薦,評論回復,顫抖吧吃貨和在路上兩個話題運營
2.每日的工作流程
看數(shù)據(jù)-高pv精彩推薦-美食旅游食日談頻道更新-輪播-teatime談資&食日談-玩樂-話題
3.不足之處
a.選稿質量
因為是工作初期,志鵬那邊并無交付很多工作,隨著對后臺操作日漸熟悉,頻道更新的速度有了提升,但是慢慢也感受到急于求成和一些編輯通病,看粗不看精。經(jīng)過了十一七天的訓練,現(xiàn)在半天內完成頻道更新這一塊的基本工作沒有問題,pv不能代表一切但是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總結起來的確有規(guī)律可循,什么時間發(fā)什么稿,盡量控制高大上和不接地氣...人情味的文章讀來好,但是也許并不適合高度碎片的頻道展示,放在精細化的食日談應該會更好,一些平日不屑的科普文章,覺得無趣的百科文章不能一概忽視。
b.溝通和交流
對于周圍的同事,除了生活組內,還屬于完全不了解的狀態(tài)。這樣的封閉很糟糕也很可怕。經(jīng)歷了兩周的適應期,對同事尤其是不同小組做同樣內容的同事該主動了解。
另外要擅用聊天工具但是不可完全依賴,根據(jù)溝通的內容確定究竟是打字還是當面交流,有時候打字只是心理上的防衛(wèi)并非能把事情說明的更清楚,并且耗時。
c.效率問題
歸根結底應該是任務管理能力的欠缺,當很很多工作需要同時進行的時候,往往丟三落四做完這個突然忘了下一件事情是什么,分散精力很不利于效率提高
d.拖延
對于志鵬直接交過來的任務還好,但是平日的自我修煉一直處于有初步設想但是實施進度緩慢的過程中。在學校時因為拖延,錯過了很多學知識的機會,剛工作比起微薄的薪水,我更在意一種良好的態(tài)度,和工作習慣的塑造,從來都不是混日子得過且過的人,但是僅僅是這份心,離做這份工作到自己滿意,還需要有秩序和規(guī)范化的職業(yè)素養(yǎng),這些東西聽起來很虛,但是在哪里都能用到。
e.對內容的自我提升
美食和旅游板塊本身是非常有趣的話題,每天能看到很多優(yōu)秀的內容是好事,但是碎片化的吸收只能作為閑暇的談資,追求的是系統(tǒng)化深刻的認識,就需要自己主動去看相關書籍,飲食文化,地理歷史,知識面的貧瘠一方面是自己不滿意,另外對于尋找合適的專欄作者并且建立有效的聯(lián)系也沒好處。
以上不足主要針對自身,對于工作本身來講
a.首先,對于現(xiàn)在競爭異常激烈的聚合類新聞平臺,優(yōu)質的內容是關鍵。對于美食和旅游,有眾多媒體源,但是有多家媒體都存在長久不更新,內容無趣無法采用等問題,因為不負責原創(chuàng),所以原文內容質量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合作媒體,再加之取標題技術并未專門研究
b.食日談媒體拓展本身有難度,專欄作者自己需要更留意,也需要在如何鼓勵支持創(chuàng)作,盡可能降低創(chuàng)作的門檻上多思考。
4.怎樣提高
具體來說
a.把后臺工具充分利用起來,擅用文章排版配置壓縮每天機械選稿的時間,探索高低pv稿件的規(guī)律,可以用excel統(tǒng)計出各頻道典型文章,找到感覺
b.擅用任務管理軟件,每日工作及時列出todolist
c.熟悉OA,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編輯組小伙伴們
d.好好生活,不要著急,多做事別亂想。
5.最后
這兩天有一些感受,工作和生活是沒辦法完全切割的,只要是真正想用心完成一件事情,在本該休息娛樂的時候思考怎樣突破或者更加粗暴一點——在家里工作,都是正常。剛入職做了一件蠻有趣的事情,和人力那邊一個姑娘給公司幾個總監(jiān)做專訪,主要是產品、技術和設計,不同的年齡、閱歷、和地位,看待很多事情都平和開闊許多。熱愛、情懷、態(tài)度、用心、執(zhí)著,沒有人真正在鼓吹和標榜這些虛無的東西,曾經(jīng)覺得偉大、可以影響世界的事業(yè),都已經(jīng)融化進了吃飯、睡覺、打豆豆的稀松平常,熱情當有,但是“熱情”好養(yǎng),踏實的積淀難成。所以時刻警惕,可以放松但是不要一直懶惰。
雖千萬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