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站得住腳的幸福觀,應該是不依賴于運氣的,也應該是能夠肯定痛苦的價值的。——周國平《覺醒的力量?第一輯 覺醒之力?什么是幸?!?/p>
人生在世,有時會仿佛沒來由地感到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憂愁,它源于一種朦朧的意識,即意識到人生和世界的缺乏根據,人世間任何幸福的不可靠。這是一種深刻的空虛之感,因而可以視為充實的幸福之反面?!車健队X醒的力量?第一輯 覺醒之力?什么是幸?!?/p>
……讓現代人在“突然發瘋似的追求幸?!钡穆飞仙宰魍A簦豢跉?,想一想究竟什么是幸福?!@種追求幸福的狂熱是一種病態,其病因在于關聯破裂,意義缺失,由此產生了人人痛心卻無力戰勝的內在空虛和外在冷漠。可是,人們往往找錯了原因,反而愈加急切地追求物質,尋找表面的快樂,試圖以之填滿意義的真空,結果徒勞。——周國平《覺醒的力量?第一輯 覺醒之力?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亙古以來,人們就在不斷地追尋著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些人得到了,而更多的人終其一生也尋覓不到。
從上一篇到這一篇,周國平反復提及“痛苦”的力量。而我們看電影,也總是喜歡看那些跌宕起伏,主人公歷經苦難而終成正果的影片,如《當幸福來敲門》、《阿波羅13號》、《后天》、《阿甘正傳》等,即使電影的結局并非大團圓,而蕩氣回腸的英雄情節也令人讓然感覺到高尚、美好,如《人鬼情未了》、《拯救大兵瑞恩》等。也許,正是因為痛苦的存在,才會使幸福特別的打動心靈。
電影,畢竟是電影,是導演鋪排好了的?,F代人看電影,固然喜歡看這些一波三折的情節,但沒有多少人愿意這些情節發生在自己身上。人們總是在觀看他人痛苦時感動地痛哭流涕,感受自己痛苦時煎熬地死去活來,總是在觀看他人幸福時艷羨地心馳神往,面對自己的幸福時卻視而不見。“現代人發瘋似的追求幸?!?,也有這樣的原因吧。
在這個信息極度暢通的年代,在這個各種媒體都以嘩眾取寵的筆法、取材來吸引眼球的年代,我們很容易就看到各種各樣的成功與幸福,也很容易看到各種各樣的狗血劇情與悲歡離合。我們的感受、我們的大腦被這些劇情充斥著,沖擊著,我們艷羨那些忽然間攀上云端的幸福,我們恥笑那些茶余飯后的狗血劇情,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是媒體經過篩選和加工后端給我們的菜,我們在質疑飯桌上的食品衛生時,有沒有質疑過這些媒體上的新聞是如何加工出來的?有沒有質疑過在這些媒體的廚房里發生了一些什么?我們是否想過,那些攀上云端的幸福背后,是不是有著無人知曉的艱辛?我們是否想過,那些被他人當笑話看的狗血劇情的主角,背后是不是有著難以言說的無奈?
相比過去,我們看到了更多,聽到了更多,無論幸福還是悲哀,都被呈幾何級的放大,我們趨吉避害的本能也就呈幾何級的放大,放大到我們來不及思考原因,來不及探尋真相。看得太多,想得太少,以果為因,卻又苦尋不得,也許正是這浮躁的根本。
讓行動快起來,讓思想沉下來;讓視野打開來,讓欲望收回來。境界若要如此,必須有哲學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