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氣質的問題,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注意。
因為自己成長的環(huán)境比較低端,生活中沒有優(yōu)秀的榜樣讓我學習,更別說對我進行引導,因此即使我很早就開始注意自己的氣質問題,但是也沒怎么找到滿意的辦法。
對于氣質問題,其實是否應該值得關注呢?或者說,是否有某些類型的氣質是值得自己靠近的,又或者說是否有某些類型的氣質是值得自己遠離的?
我覺得是有某些類型的氣質值得自己遠離的。
我脾氣不好,并且有時很多小問題就會點燃自己大量的怒火,例如看見別人不排隊我就會很生氣,有時去吃飯或者買東西,服務員的態(tài)度不好的時候我也會很生氣。以前和同學們一起的時候,有時碰到了類似的情形,有同學會對我說“你別這樣”,但是我當時不明白他/她為什么這樣說。
雖說這是性格或者脾氣的問題,但是通過日常行為表現(xiàn)出來并對他人給予印象的就是氣質。我認為上面說到的這種氣質是應該避免的。
首先,其實那些都是小問題,不會對我造成多少實際的損失,只不過是我自己在窩火。對于沒有造成多少損失的問題,窩火不過是自己在放大這件事的影響。如果不放在心上,那么這些小事一下子就過去了,剩下的時間應該為自己爭取利益,例如睡覺、學習、娛樂,都比生悶氣對自己有益。
其次,這會造成別人對自己的印象不好。服務員態(tài)度差一點就表現(xiàn)出不爽,別人可能認為我小氣、傲慢、無禮。出來混,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還是挺重要的。如果服務員態(tài)度不好是服務員的錯,那么我小氣、傲慢、無禮就只能怪自己了。
再者,即使是別人做錯了,解決辦法也不只有報以怒火。別人不排隊,一臉不爽地盯著對方無補于事,一般人都不會鳥你,這只會讓對方更加不爽。如果客客氣氣地提醒對方排隊,相信還是有人會排隊的。但是經(jīng)過提醒會排隊的人,你盯著他他卻未必會排隊。生氣是最沒用的辦法了。
關于涵養(yǎng),以前我會刻意去追求某種類型的氣質,但是這都是表演式的,很假。現(xiàn)在對自己的要求是,理性點就好。知道什么對什么錯,并把應該做的是做好,不該做的事盡量別做就好。
想來自己也不小了,在人生道路上,自己走得真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