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逛街,在洗手間里一直聽到一位清潔阿姨嘴里罵咧咧的,基本每句話都不離“他媽的,他媽的……”。
原來是有人走后沒沖干凈,她還得清理就很不高興。來一個人罵一嘴,好像這樣就能平復心情。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在聽者心里,第一次聽很理解她,但聽多了,理解就變為厭惡。
就像祥林嫂,開始聽她的遭遇大家都很同情她,然而三番五次喋喋不休地講同一件事時,連“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們,眼里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了。
雖然只是想通過謾罵發泄心中的不滿,但是不加制止的發泄只能適得其反,讓人厭煩不說,也少了他人的尊重。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情緒起伏,都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周圍的人;喜怒無常,也注定會破壞別人對自己的好感。
有一次朋友開會討論公司的活動方案,這個方案由朋友的主完成,開會的目的就是讓大家提一些修改意見。
剛開始氣氛還很和悅,大家有什么就說什么,但當領導說了一句:“說得好,我就感覺這個方案還差點意思。”之后,當大家再熱血沸騰的談論時,總會有一股低氣壓從主管的身邊蔓延開來,慢慢地整個會議開始變得抑郁,大家不再有激情去談論了。
領導也看出主管的情緒變化和特意問她怎么了,她面無表情的搖搖頭說沒事。
朋友說從這件事后,改變了對主管的認識,之前認為她是一個工作能力很強、辦事效率很高的人,但經過這件事她發現她是一個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開會本來就是為了提意見,可以理解誰也不喜歡別人否定自己的作品,但是也不能把不悅表現的太明顯,甚至牽制其他人。
一個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即使能力再強,也不是一個優雅的人。有時候即使不懂怎么為人處世,至少也要學會控制情緒,而不要讓情緒控制自己,否則會降低他人對自己的好感與信任。
我這兩天就很討人厭,自己心情不好總會拉著室友傾訴,要不就冷不丁地開始鬧騰,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是縱容這種壞情緒的存在。每當這時她都會放下手頭的工作,開始聽我傾訴,看我鬧騰,不會抱怨我打擾到她工作,也不會埋怨我的無理取鬧,而是很理解、很包容我。
當自己安靜下來反思時,深切感到自己的不成熟與幼稚,因為是朋友所以包容,但是不能拿包容當擋箭牌一直打擾對方,我的失控也會讓她跟著我的情緒走,從而影響她的心情和工作。
再好的朋友也不能一直接受你的壞情緒傾訴,看到一篇文章中寫道:人有三種東西必須控制:情緒、語氣和行為。而我恰恰都失控了,情緒就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你越不制止,它便越猖狂。
我想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無論遭遇了什么,情況有多么的惡劣,心情有多么的不爽,都應為為他人想一想,努力地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認可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