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呀,我為什么不怎么發朋友圈呢?我是一個用微信的人,也會在朋友的狀態下面點贊、評論,但的確想不到有什么事情要發到朋友圈里的。以前的同學就覺得我是一個高逼格的人,平時生活太高冷。
但其實我內心是一個很希望得到別人關注的人,但發朋友圈對我而言,實在是束縛多于享受。
我不經常發朋友圈,但又希望自己發的朋友圈能夠被點贊,每次在寫狀態的時候,從圖片到措辭,一遍一遍的修改、反復斟酌,總覺得文字雖然漂亮,但沒什么趣味。我發狀態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朋友圈里妙趣橫生的人做比較。追求有趣的過程很艱難,而且很有挫敗感,有趣往往是在不經意間產生的,我沒有足夠的天分和積累能夠做到隨時有趣。我不想做一個無聊的人,也不想讓別人知道我其實是一個無聊的人,所以,我很少發朋友圈。
當好不容易發完一條的時候,我總是會緊張好一會兒,時不時地去看一下我的狀態:哪些人點贊了,我的好朋友有沒有評論,雖然表面上一定要做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我關心別人的點贊,但是很討厭別人無聊的評論,你不想理,但是又覺得不理不禮貌。回復評論往往會占用我很多時間,因為我既要顯得有趣、低調,而且還要顯得漫不經心,讓人覺得我是一個一直都被別人夸獎的人。發完狀態后那幾個小時,很累人,所以我很少發朋友圈。
有時候,我會回過去看自己發的朋友圈,那種感覺就像是看到自己初中時候寫的日記,總感覺自己矯揉造作,不知道為什么一點點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要發到朋友圈里。恰恰好,我的朋友圈里就有這樣一個女生,一日三餐,連去一個超市都要發條朋友圈,感恩好天氣,號召大家都應該出去走走。身邊的朋友對她吐槽的很嚴重,但就是不屏蔽她,抱著看戲的心態:看她接下去怎么作。我好害怕,不知道自己發的狀態會不會也被別人這么吐槽,很累心,所以我很少發朋友圈。
再有時候,在發朋友圈之前,我會想這條狀態到底合不合適發朋友圈呀?我當時在新西蘭當交換生,那是我第一次出國,內心可興奮了。端著手機,寫狀態的時候,想到自己的朋友圈里有小學同學,他們還在工廠里打工,有初中同學工作換了又換,高中同學在二本學校覺得前途無光,還有因為被我占掉一個名額而沒機會出國的大學同學。天哪,我頓時覺得自己還是安安靜靜地走吧,這條狀態太打擾別人的生活了,所以我很少發朋友圈。
就這樣,好幾次的狀態都被我硬生生壓下去了,我就變成了那個不怎么用微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