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操著南方濃重口音的男子給遠在外地的兒子匯款,他對著電話那頭的兒子反復叮囑,聲音很大,語速也很急。估計是說一些在外小心,省著點花之類的話。
我對于錢有著切身體也是在外地求學時。衣食住行無不需要花錢,而一般家庭的學生都是缺錢的。
每次從家里拿生活費時,父母也總是習慣性叮囑,要省著點花,也別太委屈自己,想吃什么就自己買。
他們的話聽起來總是很矛盾,但是現在的我能夠理解,心疼孩子但條件不允許。而年少的我,卻只是滿心的負罪感。
直至現在,無論壓力再大,我對于工作依然可以全力以赴,也輕易不會動辭職的念頭。
就是因為工作是現在的我唯一的收入來源,它能保障我和家人的基本生活,這是我畢業以來一直都懷有的夢想,盡管看上去是微不足道的夢想,但是在我的心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因為我經歷過、看見過也感受過拮據的生活,尤其是在父母的身上。整個大家族的狗血故事,根源都在于那些年貧窮的生活。
有人說,《歡樂頌》里的樊勝美永遠都變不成安迪和曲筱綃,因為家庭環境中貧窮的弱者思維,導致她只會求安穩,不會具備破釜沉舟的勇氣去追求充滿未知風險的事業。
這些理論看起來無可辯駁,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出身于“貧窮弱者思維”的家庭當中,從小就生活在金字塔尖享受良好教育,有著創造性思維的人,鳳毛麟角。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和家庭,唯有在面對這個世界有著獨立的思維和意識時,不斷地修復和完善人格中的缺陷,逐漸消弭骨子里的貧窮弱者思維,嘗試為自己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第二季中,樊勝美辭去HR的工作,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追求事業,并在意識到自己和王柏川的感情問題難以彌合時主動選擇分手。
她意識到根本原因不在于房子寫誰的名字,而是自己對別人太過依賴,她不想繼續成為這種人,她想要更強,更獨立,依靠自己的力量。
劇終時,22樓聚餐,樊勝美向大家宣布,自己有存款了。我記得她臉上綻放的笑容,不再一臉愁容和恐懼。
盡管她永遠都變不成安迪和曲筱綃,或許也永遠都不會像她們一樣多金,開保時捷,擁有像撲克牌一樣多的房產證。但是,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并勇于改變,這是難能可貴的蛻變。
這關系到她和麻煩不斷的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甚至對待愛情、事業和婚姻的態度和準則,這是好的開端。
不再只會蜷縮在墻角哭泣的樊勝美一定會有自己的好日子,靠自己的雙手建設起來的好日子,比任何事任何人都值得讓人驕傲。
沒有完美的教育,只有見招拆招的博弈。盡管工作中的不如意時常會讓人心灰意冷,負面情緒也時常會出現,但我能夠意識到與旁人的多方面差距,這是在多年的教育中我沒有領教過的。
但是,這絲毫不會妨礙我在任何年齡段都保持不斷學習的心態。我也會不斷嘗試跳出固有的思維,在人生層出不窮的博弈中不斷彌缺陷,更好地練就見招拆招的本領,擁有自己建造的“好日子”。
用霧滿攔江的話說,那就是“做自己的太陽,無需憑借誰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