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系列之一 —— 我是怎樣開始在簡書寫作的
從小喜歡寫作,小學(xué)時寫的第一篇影評被全班傳閱的興奮之情到現(xiàn)在依然記憶猶新,從那時起,我的作文經(jīng)常被老師當范文朗讀。中學(xué)時的我喜歡大量使用排比句,引經(jīng)據(jù)典,仿佛方寸間可以揮斥方遒、指點江山。踏入職場之后漸漸發(fā)現(xiàn),那時的激揚文字只是書生意氣,當能力還撐不起夢想,空談沒有任何意義,沒有足夠的閱歷,任何寫作都只是文字游戲。于是一度非常排斥寫作,一頭扎進工作里。長久不寫便越來越懶,一晃十幾年過去了,竟然再沒有撿起這支筆。間或有感而發(fā),寫幾篇隨筆,但是并沒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寫作的習(xí)慣,想來十分慚愧。
今年聽了一些微課,比如簡書簽約作者弘丹的《普通人如何持續(xù)寫作400小時》,讀了一些書,比如新精英掌門古少俠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知乎大牛采銅的《精進 -- 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都提到寫作的重要性,愈來愈感覺到自己總是忙于收集知識,四處學(xué)習(xí),精神食糧輸入太多,輸出太少,造成消化不良,而寫作是輸出的重要方式,像一劑強力消化酶,能增強胃動力,助力腸吸收,把知識轉(zhuǎn)化為能量,讓自己內(nèi)心更加強大。加上職場十多年的積累,終于有些許經(jīng)驗可以分享,借著“三十天專注橙長計劃”,我想撿起兒時的愛好,喚醒沉睡的激情,讓這只生銹的筆重新熠熠生輝。
前不久偶然經(jīng)過簡書的花園,只見草木繁盛,鮮花盛開,于是當即決定留在這里,開辟自己的一小片園地,精心打理。當我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在簡書待了一周,為什么七天之后才開始打卡,原因有二:一是我習(xí)慣沉淀幾天之后再梳理總結(jié),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距離遠一點,回頭再看也許更加清楚來時路上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有哪些障礙,又是如何去克服的;二是很久不寫手已生,寫作速度非常慢,加上精益求精,第一篇文章寫了整整一天,寫完已經(jīng)累得不行,無暇再回顧寫作的歷程。
入駐簡書之后我并沒有當即開始寫作,而是觀察和研究,這是我通常做事情的第一步。如同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我首先會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研究路線,熟悉了地形,了解了哪里有好吃的,那里有好玩的,再開始行動。所以在簡書游逛的第一天,我主要了解了這個平臺有哪些功能,有哪些板塊,收藏了十多篇和簡書寫作相關(guān)的文章,大致清楚了簡書的目標人群,投稿要求,什么話題吸引人,什么樣的文章受歡迎,等等。這樣我就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有的放矢。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好!我定下了自己的小目標:成為簡書的簽約作者。有了這個目標,我每天不再需要鬧鐘的呼喊,天一亮就自動醒來。懷揣夢想,哪里還會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