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會讓你越來越拖延
總有這樣一些人,你和他們同去上一門課或者同去聽一個講座,就在結束的瞬間,你還沒來得及反應,他Y的居然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長達一兩千字的總結或體會。
真是逆天了,而我當時在干什么呢?我也沒閑著,因為我在追求完美。
在上課之前就一直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聽課,完了好好寫一篇心得認真復盤一下。可是上完課以后,覺得時間不早了,這么點時間怎么能夠做一次好好的復習和反思呢!我必須要找一個充裕的時間段,好好坐下來,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做好充足的準備,最好是悠閑的整個早上!
打開電腦,有條件的話,再沖杯咖啡或者泡一杯茶,端莊的坐在電腦前,抬起雙手放到鍵盤上,才發現,腦袋其實一片空白,于是不經意地收起右手拱著食指在鼻尖上來回磨蹭,但就是不知道從何下手。那不如出去轉轉尋找一下靈感吧,這樣坐著也不是辦法……
原本的完美思維居然成了自己讓自己一拖再拖的原因。
難道追求完美錯了嗎?還真沒錯,只是我們追求完美的時機不太對,我們更應該在行動中追求完美,而不是在行動之前追求單純思想的完美!
只是思想上的完美并不能帶來結果上的完美
上中學時,語文老師通常在周一布置一篇作文,讓周五的時候交給學習委員,有的同學就能在當天下午或者第二天就能完成任務,當時我對這部分人的態度是鄙視的,認為這些家伙就是不負責任,就是在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都沒有好好的思考。
而我自己呢,其實壓根兒也沒有好好的思考,反而馬上就要到最后期限了只能趕鴨子上架匆忙地完成任務應付老師。
明明有五天的時間,有充足的時間用來構思以及布局,但是問題就是出在一開始的思想活動,當時沒有想著馬上開始行動,在行動中再追求完美,而是一開始只想著這事怎么樣才能完美,我們討厭敷衍了事,我們不能面對自己對不完美的感受。于是遲遲不敢行動,終于我們沒有時間來作為逃避的借口,所以只能心急火燎般草草了事,這樣的結果不然不是最佳的結果!
只是思想上的完美會不斷磨滅你的果斷意識
我做事不夠果斷也是我一開始就太在乎完美造成的后果,甚至是生活中很多瑣碎的小事,比如說要帶著小伙伴去一次旅行,那么提前規劃一下路線或者查找一下攻略之少預定一個落腳的酒店。本該想到就掏出手機用十來分鐘的時間就能搞定了,但是,追求完美的心總是告訴自己,這事一定要好好抽個時間規劃一下,不能隨便。但是直到最后,詢問所有的酒店都已經客滿了才知道自己錯了!
因為完美,我幾乎拒絕了所有當機立斷的機會。和同學一起上課的時候,我最討厭課堂討論,因為我總覺得這種課堂討論得不出什么結果,總想著下課以后自個兒再好好花時間仔細琢磨琢磨才能完美,于是本來課間就能完成的東西,偏放到課后去處理,而放到課后的命運就是再也沒人理會這件事情!
不能當機立斷的壞毛病甚至蔓延到了社交上,比如說有朋友發來微信問候,自己明明打開看了,但就是不回復,因為為了讓這次談話更加完美,現在感覺時間不是很充分,等著時間寬裕了再好好跟對方聊。
剛去泰國時,我把微信的這個壞毛病帶到了臉書的mesenger上,一次學生用messenger跟我聊天,我順手就打開了,但是沒回,原因仍然是那個完美的心理在產生作用,認為現在有點事,跟他聊的不爽,于是乎,我后來居然忘記了這件事情,泰國的學生也是心直口快,第二天就來質問我說,老師,你為什么看了我的信息卻不回我。我當時就傻了,原來messenger發出的消息,對方看還是沒看是能夠知道的,這就無比的尷尬了,瞬間想不到任何理由為我當時的拖延作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