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父母親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他們也不會講很多高深的大道理,但在二十多年的成長中,他們卻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
? ? 小時候的我比較貪玩兒,經常是飯還沒吃完,小伙伴們就來家里催了。每每趁父母不注意,丟下飯碗就開溜,任憑我媽怎么喊,就是裝作沒聽見。
? ? 有一次碰巧遇上父親下地回家,聽到我媽在喊我的名字,順勢就把我抓了回去。記得那次父親陰著臉,本以為會遭遇劈頭蓋臉的一頓打罵,迎來我人生當中的第一次挨打。當時的我偷瞄著父親,潛意識里已經畏懼的蜷縮到我家大箱子的拐角處,蹲到我的腿都麻了。
? ? 當我鼓足勇氣等待挨打時,父親喊我去給他倒杯水,我小心翼翼的將水杯端到父親面前,他沒往起端,喝了一聲,讓我把水倒掉。當時的我以為自己聽岔了,順勢將水杯往土炕沿上放下,父親又厲聲到:“把水倒了。”這一喝,把我急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在我們的村里,吃水是一件很困難、令小小的我都很頭疼的事情。每天早上五點鐘,媽媽就會喊我們起床,然后一家人拿上各式盛水器具到離家很遠的井邊排隊挑水,去的晚了,就會沒水喝。在我的觀念里,一滴水都不能浪費的。
? ? “水不可以倒掉。”我理直氣壯的對父親說。
? ? “為甚了?”父親反問到。
? ? “我們起那么早,跑那么遠挑回來的,太不容易了。”我說。
? ? “那你剩下的那些個米飯,來的容易了?”父親質問到。
? ? “呃,呃,呃......”我咬著嘴唇,一瞬間意識到自己可惜了那么多糧食,瞅著父親臉上的汗漬,還有那被太陽曬成古銅色的臉,心里酸酸的。
? ? 父親擺手讓我去偏房把剩下的飯吃了,我趕緊跑出去,等我把碗往下放時,他又讓我把碗里僅有的幾粒米飯子都拔拉干凈,并語重心長的說:“孩子,什么都不容易啊!你覺得咱們家里挑水不容易,因為你付出勞動了。爸爸覺得米飯也來之不易,因為那是爸媽辛苦勞作得來的,一粒米都不能浪費。”
? ? 這件事情,在我腦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記,特別是上學后學了古詩《憫農》,讓我對“粒粒皆辛苦”這句詩感觸頗深。即便是后來參加工作,父親也經常用同樣的話語提醒我好好工作,踏實做人、認真做事,讓自己的碗里干干凈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