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又是一年就業季,很多學員摩拳擦掌打算在面試中過關斬將勇者無敵,然而幾次碰壁之后,一個個都感覺不好了。
A學員已經跟著我上過好幾輪課程了,基本功很扎實,之前在外地也有過兩年左右出納工作的底子,因為跟著男友來到這個城市,所以需要重新學習與定位。
A幾次面試下來,貌似結果都不太理想,和我預約了之后,我和她通了一會電話。
電話的那頭,A向我傾訴自己的坎坷。
她告訴我說,每次她都會提前半個小時到達面試的地方,當面試官問她對于財務工作的認知時,她會把包里大大小小的證書以及一份裝訂精美的厚厚的職業測評及規劃遞交給面試官,在這里她強調說自己的目光是多么的堅定,接著她會用一種自信的語氣向面試官傳遞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財務工作對她而言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堅定不移的人生理想與追求。
不過每次面試進行到這里的時候,剛剛還融洽友善的交談氛圍突然沒有了,面試官總會花上幾分鐘翻閱她的證書以及那份職業測評規劃書,看完之后總是會告訴她,你的條件各方面都不錯,這樣,你回去等通知,如果錄用的話我們會在一周內通知你。
于是這一等,就再也沒有了下文。
問題出在哪里呢?
“發個自拍給我看下,按照你面試的標準拍一張。”我說。
很快,她就傳來了她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穿著一身黑色職業裝,頭發高高扎起,露出光潔的額頭,瘦削的臉龐及顴骨分外惹眼。
二、
針對她的情況,我提出了以下建議:
1、外形方面一定要針對自己的情況進行修飾,既不能不莊重,也不要過于拘謹,如果能展現親和力最好。
因為她屬于瘦高型的,目光犀利,扎個馬尾顯得太過剛硬缺乏柔美,會給人一種壓迫感,所以建議她去理發店見個類似波波頭的發型,另外著裝方面也要揚長避短,比如你本來就給人感覺很嚴肅,建議不要穿著黑色,可以選擇灰色或者溫和一點的顏色,可以很好地修飾給人的剛硬之感,適當突出你的親和力。
一般而言,凡是與人打交道的崗位,特別是級別越高的職位,越要淡化專業的形象包袱,多點人味。
2、放下對工作過高的期待,充分準備的同時心態要放松。
要做哪些準備呢?除去外表上的,主要就是你的專業能力和對公司做提前的了解。
對公司提前了解很重要,一來防止那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公司,二來防止打著招人幌子做傳銷的公司,三來這家公司做什么業務,如果你應聘財務崗位,那么他家的賬務處理大約會涉及到哪些方面,涉及哪些稅金等等你都要了解。在面試官最后一個問題“你還有什么想問的嗎?”拋出來之后,在你做了充分準備之后,可以就公司發展或者工作內容的某一方面進行咨詢,這樣會讓人感覺你很有誠意。
同時心態要放松。很多企業都不是盡善盡美的,面試官也不過奉命招一名員工而已,這份工作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份職業。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你表現出對這個職位過高的重視與期待,你進了公司之后發現這個公司并沒有如你所愿給你提供理想的發展平臺,加上公司的業務也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甚至需要靈活處理的事宜,只因為你把它當成了理想,遇到困難你可能容易走極端,不容易接納這份工作本身的瑣碎與乏味,所以面試官當然要對這樣的求職者進行謹慎考量。
3、說話的時候請面帶微笑,另外就為何辭職這個問題,請在跳槽之前就考慮清楚。
不要把氣氛搞得和兩軍對峙談判似的,適當的時候可以發揮點幽默感化解尷尬。
當然面試的時候針對一些問題,比如常見的你為何辭職啊,盡量陳述一些非情緒化的理由,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你做的每一項決定切忌意氣用事,并且要向對方表明自己愿意在這里長干下去的決心。
最不會應對的面試者,實則不是不會說話,而是自己跳槽的時候也沒有經過什么深思熟慮,所以經常說出一些讓面試官哭笑不得的理由,什么“企業文化薄弱,沒有歸屬感”、比如“老板太摳,工資太少”等等,這些理由的背后,是你作為一個職場人到底是怎么看待企業的,你只是把企業當做一個跳板,還是愿意和企業一起發展,這點很重要。
在回答辭職原因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重新思考。
你說工作太累?其實這很正常,沒有一個工作是不累的,關鍵在于你有沒有獲得成長與提升。
你說工資太少?請問你可曾為自己的加薪做過一些實際的努力?除去日常重復的事務,你可曾提升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你當真不可替代,那么工資還少那就是老板的問題。
你說伙食太差?拜托,公司有伙食就很不錯了,你是來工作的不是來享受豪華午餐的。
至于辭職原因要怎么梳理,后面有機會再單獨撰文分享。
4、簡歷切忌過于冗長,通常來說給面試官的簡歷盡量簡潔,讓人一目了然。
最好寫在一面A4紙上,并且最好列出一二三四。這樣看起來很有條理,也有助于面試官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就能獲取他們想要的信息,這些信息重點集中在你做過什么,目前具備哪些能力,日后能勝任哪些工作,等等。
5、證書沒必要都展示給面試官看。
通常來說這個崗位需要哪些證書的時候再亮出對應的即可,否則很容易給面試官造成一個不好的印象,那就是你大部分的時間精力都花在考證上了,對工作并沒有全身心投入。
A很快接受了我的建議,并積極地付諸行動,第二天就去按照我的建議換了發型和服飾,第三天就給了我一份簡潔版的簡歷讓我修改,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她欣喜地給我打電話告訴我說,她終于面試成功了一家公司,很快就可以上班了。
三、
說起來,其實面試更像一場銷售行為,作為面試者的我們一定要知道一條極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比起兜售自己的“能力”,兜售良好的“感覺”更為重要。
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清楚地記得我曾經帶過的另外一個學員Y,她是英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過來學習會計純粹是出于興趣愛好,然而她面試卻出其順利,最終成功應聘到一家知名企業做會計了。事后我問起她面試的成功經驗時,她對我說,其實經驗不是最主要的,很多大公司看中的,往往是作為一個新人,你有沒有給到對方誠實可靠的感覺。
其實Y長相并不出眾,但總是笑瞇瞇的,給人感覺親切隨和,她和班上另外一個學員L同時去面試,后者是典型的“冷美人”,因為不愛笑,自帶一種距離感,所以面試屢屢受挫。
所以即便你經驗不足,那也不打緊,你可以盡量展示出自己踏實肯吃苦的一面,因為所有的職場道路都大同小異,你應該清楚先入行以后才能慢慢有選擇權,一開始的時候不要過分挑剔。
四、
記得在一家大公司做人力資源總監的朋友對我說,其實作為面試者,我們根本不需要把面試官想得多么高高在上,因為你今天面對的這位面試官,很可能就是你以后的領導或者同事,他們當然希望能招一個容易溝通的同事或下屬一起共事,所以如果在能力與感覺之間選擇,對于一般性的崗位,面試官多半會選擇后者。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生如果要走出更大格局,力量與溫暖絕對要并存。
所以除了忙著兜售自己的超強能力之外,不妨多想想如何加強聯結力,兜售一份“好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