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第二天下午約著幾個好友去老山咖啡館坐坐,J兄作為咖啡館的主人早早候著,因為客人太多,作為老板他也得按規矩來訂桌子,五點之后我們所在的區域客人才算徹底離開,J兄起身放下紗簾,我們四個圍坐一起開始暢聊。其實主要是聽J兄聊咖啡和美食。他還特意給每人都準備了定制的掛耳咖啡,說是帶到公司去上班可以喝,很是方便。對咖啡我實在不懂,最近因為要保持該工作狀態所以開始學著喝咖啡,但他的這份心意真是沉甸甸的[愛心]
關于J兄我前段時間撰文簡單介紹過,他幾年前盤整下現在的老山咖啡館,當作自己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空間,自己動手做布丁,改良三明治、意大利面、熱狗…自己烘焙咖啡豆,他說烘焙是咖啡的靈魂他特意讓我們品嘗咖啡豆,我第一次干嚼覺得味道很是香濃,他則講的很有專業范,酸度甜度回味啥啥的,我就是一個小白點頭嗯啊配合。反正,店里每一道餐每一種飲品,他都別出心裁地仔細推敲過,甚至連每個區域的桌子和椅子都精心選配,有的適合碼字有的適合聊天有的適合開會有的適合畫畫,各具形態功能實在不一而足。我在一旁聽著真是大開眼界,這個55平方米的小咖啡館,之所以吸引了周邊那么多人經常過來坐坐,因為餐點好吃飲品醇香氛圍親切,更是因為J兄的用心專業打磨,真是一個匠心營造的小天地。
閑聊天時說起我上次在廣州喝的喜茶,我說面子可大了小朋友用了“免排隊券”請我喝了喜茶,這是我在廣州感受到最真摯的歡迎與喜愛[害羞]J兄的心思完全不在我的嘚瑟上,叫來店里一個當班的姑娘,說做一杯上次一起搗鼓的“喜茶”。那姑娘猶豫了一下,J兄就開始描述上次做那杯茶的過程。我在一旁聽著莫名其妙,那姑娘倒是心領神會,一會兒功夫就做得了一杯茶,看著樣子跟喜茶還真挺像,我喝了一下覺得味道不對,茶味很濃而我上次喝的幾乎沒有茶味。大家坐在那里開始分析,幫助我回憶當時的味道,word天我沒想到一個多月前喝的茶還要反芻到現在[捂臉]結論是我上次喝的是芒果味的喜茶,水果茶但幾乎沒有茶[機智]J兄倒沒說啥別的,只是說了好幾次看不懂喜茶在做啥,據說北京快有了他一定回去喝一喝,跟人家學學。我在一旁看著他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心想:這哪是要喝一喝啊,分明要去過過招啊
我很久以來就感覺一種強大的力量叫“我喜歡”,也一直在尋找這種力量。那天坐著聊天的其他三個人,我看著他們放松閑適的樣子,想著平常工作中打交道時看到他們的較勁給力全身心投入,我覺得他們都找到了這種“我喜歡”的力量。也許我們能坐在一起,節假日把家人安排好也要在一起坐坐,是因為我身上也許也有這股子勁兒。志同道合,人以群分。
“我喜歡”之所以是一種力量,因為里面包含了很多內在無法言說的奧秘,比如好奇心、單純、匠心、認真、興趣、洞察、技藝、琢磨、專注…J兄身上體現得特別淋漓盡致,在自己的第三空間里我的地盤我做主,每一處精雕細作極花心思,他由此也收獲了無與倫比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看著周圍這三個好友,我真是覺得好喜歡。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其實我還真想拉著他們一起過這個節,因為雖然都已經成為了男人,但都保留著一種令人喜愛的幼稚,有人把這個稱之為童真[耶]?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