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者
馬丁·塞利格曼,當代認知心理治療的創始人之一。1998年,他以史上最高票當選美國心理協會主席。他大力提倡建立積極心理學,并為這門新學科奠定了結構體系,是世界公認的“積極心理學之父”。
關于本書
這本書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指出,人們之所以會悲觀,是因為他們具有習得性無助的經歷。就像習得性無助一樣,樂觀也是可以學習的,只要你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解釋風格。這本書告訴你,怎樣習得樂觀。
核心內容
一、樂觀為什么是可以培養的;二、習得樂觀的技巧——ABCDE 法。
一、悲觀源自于習得性無助
樂觀的人在遇到壞事時,會認為失敗只是暫時的,每個失敗都有原因,這不是自己的錯,可能是環境、運氣或者其他人為原因的后果;而悲觀的人相信遇見壞事都是因為自己的錯,這些壞事會毀掉他的一生,影響會持續很久。
悲觀的核心是無助感。無助感,就是不論你怎么做都無法改變命運的一種感覺。
【案例】
研究人員把三組狗相繼放到箱子里,接受電擊。
之前被教會用鼻子控制電擊按鈕的狗進入箱子后,幾秒鐘之內就發現自己可以跳過矮閘逃避電擊;未受過訓練的狗進入箱子后,也是在幾秒之內就跳過了矮閘;而之前被訓練無論怎么做電擊都不會停止的那組狗,進入箱子之后一直都停留在有電機的這一邊忍受電擊,什么也沒做。
人們只有在覺得做什么都于事無補的時候才會產生放棄的念頭,相反,在人們覺得他對一件事有控制力的時候,他是不會放棄的。習得性無助的經驗,造成了一個人悲觀的思維方式。
二、解釋風格決定了你是樂觀還是悲觀
解釋風格,是你對一件事為什么會發生的習慣性解釋方式。樂觀的解釋風格,可以阻止習得性無助,而悲觀的解釋風格會散播習得性無助。你的解釋風格決定了你是樂觀還是悲觀。
【案例】
凱蒂因為一個晚上的破例而否定了整個節食計劃,覺得之前做的努力永遠失效了,這個是永久性的解釋;她覺得自己總是受不住誘惑,而且任何事都堅持不下去,這個是普遍性的解釋;而且她把失控歸因為自己太軟弱,這就是個人化的解釋。
悲觀的解釋風格有三個維度,就是永久性、普遍性和個人化。悲觀的人相信,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壞事會永遠影響他們的生活,認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使得無助感會擴散到生活的各個層面,打擊面百分之百。他們總是怪罪自己,把不是自己的過失看作是自己的錯。而樂觀的人正好相反,他們覺得壞事都是暫時的,是特定的原因造成的,這就限制了無助的時間和影響范圍,而把好事歸因為自己的人格特質等這些永久性因素。
三、樂觀也是可以學會的
就像無助感可能是習得的一樣,樂觀也是可以學會的。
【案例】
將學會無助的狗重新放到箱子里,用手把這些不情愿動的狗拖著強迫越過中間的矮閘,直到最后它們自己動了。實驗人員發現,一旦它們發現自己的行為對逃避電擊是有效的,無助就被治愈了,而且這個治療百分百有效,永久有效。
認知療法可以創造出樂觀的解釋風格,這個技巧是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并且一旦學會了就會一直跟著你。
四、ABCDE 療法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你對這件事的想法;C,Consequence,代表你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的行為,也就是后果; D,Disputation,反駁; E,Energization,激發。
1. 識別 ABC
你首先要識別出自己的 ABC 模式,也就是識別出不好的事跟你的想法和后果之間的關系。
【案例】
在上面舉過的凱蒂的例子中:A 是凱蒂違反了節食計劃,吃了薯條和雞翅,這個是件不好的事;C 是凱蒂破罐破摔,放棄了整個減肥計劃,然后吃了一整盒蛋糕,這個就是后果;B 是凱蒂對自己的看法,她認為自己軟弱,覺得整個節食計劃都給毀了,并且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
之所以當 A 發生后,凱蒂會做出 C 的行為,是因為凱蒂的解釋風格,也就是 B 是永久性、普遍性和個人化的,她是悲觀者。
要識別出自己的 ABC 模式,你就要注意當自己遇到不愉快的經歷時,你對自己說的話,你當時出現了什么樣的情緒。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寫日記,把每天發生的事記錄下來,找出你日常生活中的這些 ABC 都是怎么運作的。
2. 反駁
反駁的含義是指反對自己的想法,跟自己的想法辯論。當你跟自己反駁的時候,你要像一個偵探一樣去找證據,看看支持自己想法的證據在哪里。
【案例】
凱蒂認為自己的節食努力前功盡棄了,其實,她可以計算一下薯條和炸雞翅的熱量,她會發現,這些加起來只比晚餐的熱量多一點,既然她沒吃晚餐,就兩兩相抵了,其實沒多大關系。再比如,凱蒂認為自己軟弱無能,其實她可以回憶下,她的節食計劃已經堅持了兩個星期,這證明自己很堅強,并不是意志薄弱的人。事實上,好幾個人都說她看起來瘦了。
當你像偵探一樣為自己的想法尋找證據的時候,搜集一下所有可能的原因,問問自己,可不可以找到其他角度看待這件事,然后把重點放在可以改變的、特定的、非個人化的原因上。你的任務就是要打破這種殺傷力很強的習慣思維,訓練自己尋找各種可能性。
3. 激發
激發是反駁所帶來的精神和行為的結果。激發這一步能夠讓你檢驗自己的思維方式改變后,是不是帶來了行為的改變,或者說,它能讓你找到更有意義的解決方案。如果你經過了反駁這個步驟,證明你所持的消極看法是對的,你應該采取的是“非災難”的解決方法,也就是說,事實雖然很糟糕,但不代表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會給你帶來災難。
【案例】
就算凱蒂吃了薯條和雞翅,這不代表她應該就此破戒,大吃大喝。凱蒂應該問問自己,消極的想法對自己有用嗎?有的時候,阻止這些想法的破壞性比這些想法是否符合事實更重要。認為自己是個貪吃鬼就會讓凱蒂破壞節食計劃,引起更多的消極情緒。
所以,你應該干脆不去管這些想法是否正確,直接反駁它,或者干脆不理它繼續過日子。?
金句(每天聽本全球優選的付費好書,請加微信ljszs150)
1. 男人碰到事情會去做,不會反復去想;而女人會鉆牛角尖,把事情翻來覆去地想,去分析為什么會這樣。女性看問題的方式,造成女性得抑郁癥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
2. 悲觀是抑郁癥生長的肥沃土壤,特別是當環境不友善時,它長得特別快。
3. 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時間的樂觀和偶爾的悲觀。輕度的悲觀促使我們在做事之前三思,不會做出愚蠢的決定;樂觀使我們的生活有夢想、有計劃、有未來。
4. 失去樂觀,傳統意義的聰明才智對成功沒有什么意義。
5. 要不要使用樂觀技術的原則,是看在某一特定情況下失敗的代價是什么。如果失敗的代價很高,那么就不應該樂觀;如果代價很小,那不妨樂觀一點。
6. 除了極端悲觀的人外,公司里有一些輕度悲觀的人對企業的健康經營會有所貢獻。由于某些崗位需要輕度的悲觀者,所以了解員工的樂觀程度,把他們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是極為重要的。
撰稿:秋秋
腦圖:摩西
講述:杰克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