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聰明。而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
舍友阿??吹竭@句話的時候,他的表情可以稱之為“醍醐灌頂”加“痛心疾首”!真心一點不夸張,這個懶貨因為這句話居然重拾桌角塵封半年的書。
時隔一年,當我再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第一反應是:
臥槽!真是一句洞察犀利的好文案!
第二反應是:
臥槽,這TM就是文案狗的日常反應嗎?。y道我快上道了?)
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吧(偷笑)。這句話當真是非常棒的一句文案,它激勵了非常多人。
為什么說這是一句洞察犀利的文案呢?我認為有以下2點原因。
1.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情感訴求成功達成
這句文案的目的是說服受眾要更努力去工作去提升自己。
如果是普通人,通常會采取“勸服”的方式,告訴受眾:“你要努力,才能成功”。對于這種說法,受眾也會覺得有道理,但是很難產生“切膚”之痛,沒有痛就沒有壓迫感,也就不會在短期立即采取行動。
要成功說服消費者就應該先跟他們站在一起。受眾是認同“努力才能成功”這個結論的。而這句文案精妙之處在于真正洞察了受眾的心理:我很想成功,我也知道努力才能成功。但是能不能等明天再開始努力?
理解了受眾的心理,再看“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聰明。而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边@句話,其實就是明確給了受眾答案——你不能等明天才努力。因為有比你聰明的人,他們比你還努力!
總的來說,這句話成功達成情感訴求。因為它看清了受眾不是不認可“努力才能成功”,而是在問“能不能遲點再努力”。
2.利用恐懼心理
廣告人常常懂得利用消費者的恐懼心理來說服人。這句話的也非常巧妙地利用了這個原理。
利用恐懼心理的套路很簡單:
正常說服別人的方式是“你要努力,才能成功”;
而利用恐懼心理的說法是“你不努力,就會失去獲取成功的機會,因為努力的人會搶先你一步拿走成功”。這是第一步:向受眾說明他會失去什么,為什么會失去。
接下來我們不妨試試放大這個恐懼——“你不努力,就會失去獲取成功的機會,因為努力的人會搶先你一步拿走成功。而且那個比你努力的人他比你更聰明!”
到這里基本就成了,把上面的話倒著說出來就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
這樣受眾才有了“切膚”之痛,心里滿滿的緊迫感,立即行動的機率上升。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聰明。而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边@句話也許是人家的信手拈來,但它那么能激勵人必有原因。以上是我作為一個文案新手的理(意)解(淫),望各位笑納。以后寫東西的時候不妨也試試以上2點。
歡迎拍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