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參觀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前身為合浦縣博物館,建于1978年9月,1986年正式對外開放。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定海南路81號,占地面積13300平方米。
? ? ? 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以收藏、研究、修復、陳列合浦漢墓出土文物為主,兼藏本地傳世文物。種類豐富、歷史悠久。館內文物多達5200余件,一級文物21件,二級文物177件,三級文物289件。文物年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兩漢、唐宋、元、明、清、民國,以及當代的重要文物。種類涵蓋陶器、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玻璃器、鐵器、水晶瑪瑙、琥珀松石、書畫扇面、歷代錢幣、古瓷器、明清家具、古冊籍、碑刻、竹木象牙工藝品等。館藏文物以漢墓出土的帶酒銅提梁壺、玻璃杯、六字銘文出廓玉璧、金、玉帶鉤、紫水晶長串穿珠等聞名于世,反映了漢代合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悠久歷史。
? ?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館內幾件代表性文物。
? ? ? 走進門內,一盞銅風燈映入眼前。它的全稱叫‘西漢羽紋銅風燈’,出土于197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望牛嶺西漢晚期一號墓,高33厘米、長42厘米、寬15厘米,外形仿鳳鳥,雙足并立,昂頭回望,尾羽后曳下垂與足共同支撐全身,顯得十分穩重。鳳通體細刻羽毛,頭、冠、頸、翅、尾、足,比例勻稱,輪廓清晰,栩栩如生。鳳背部有一圓孔,放置燈盤,頸內空,由兩節套管相連,可以折開和轉動,腹腔可以盛水,嘴銜叭形燈罩,正好罩在燈盤上方。當燈點燃之時,蠟炬的煙灰通過鳳嘴進入頸部,到達鳳的腹腔,溶入水中,消除污染,凈化室內空氣,以免影響人體健康。它是較早時期的具有類似環保功能的產品。曾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飄洋過海,到日本、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墨西哥、荷蘭、比利時等國展出過。1995年,再次跨出國門,隨“中華文明珍寶展覽”赴挪威等國展出,令北歐觀眾贊嘆不已,而名揚四海,載譽而歸。
? ? 大家請看,這是懸山頂干欄式銅倉,倉體長方形,平底下有四個節狀圓柱支承房體懸空。正面倉門的門框凸出,門扇單開,上有一門環;屋脊和瓦面均鏤刻竹節紋筒、板瓦。檐口飾半圓瓦當。正門及四面墻壁陰紋鏤刻有“執戈守衛”、“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各種精美紋飾,寓意著風調雨順。旁邊這個類似谷堆的文物叫西漢人足環耳銅樽,樽圓筒形,直壁較短,兩側有獸面鋪首銜環一雙,上有博山頂蓋,頂飾鳳紐,低浮雕山峰十二座,其上鏤刻螭龍十二條,還有云紋、三角紋等;器身陰文鏤刻菱形紋、羽毛紋、三角紋、腹腰飾凸弦紋一道;平底下三個圓雕人形足,作跪扛樽姿勢,承托器身。樽的造型華麗莊重、紋飾內容豐富,雕刻手法多樣,工藝精致。
? ? ? 這個和水果盤一樣的文物叫西漢柿蒂紋三組銅盤,柿蒂紋,古代寓意紋樣的一種。盤廣口折沿,淺腹,平底下承三個蹄足。盤面鏨刻柿蒂紋、三角紋、回紋,以及雙飛鳥、雙鳳、雙虎、玄武等,紋飾繁縟,工藝精湛。該銅盤與人足環耳銅樽為一套,銅樽置于銅盤之上。
? ? 漢朝與波斯(伊朗)交往的重要物證—波斯陶壺,館內收藏的這樽波斯陶壺是我國出土年代最早的一件波斯陶壺,也是唯一一件東漢時期的波斯陶壺,比揚州出土的隋代波斯陶壺還要早500年左右。
? ? 請各位朋友隨我到二樓水晶瑪瑙,玻璃器展覽廳。世界僅有三只玻璃碗,其中一件羅馬玻璃碗就藏于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內,另外兩只分別藏于日本美秀博物館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 ? 館內文物介紹到這就結束了。剩下的時間,大家可自由參觀合浦博物館,更深的了解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