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媽媽是最親的,母乳是最濃的。
墻上一壺酒,越喝越有。這是我們老家流行的謎語。沒錯,謎底正是母乳。
在物質匱乏的80年代,我吃奶到一歲半。聽媽媽說,磨牙期的我美美地吮吸著乳汁,嫌不夠時就咬她。
那是聽上去很親密,又充滿童趣的親子關系。只是,到了物資豐富的今天,這種母乳喂養的方式,反而在萎縮。
一方面跟食品安全有關,各種地溝油, 添加劑污染著食品,傷害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不但分泌母乳的母親數量減少,連不孕的女性人數都在增長。
80年代,不孕的夫妻萬里挑一?,F在,我工作的地方就有2例,還時時聽聞有些被查出有生育障礙。
另一方面,牛奶喂養的觀念大行其道,擠占著母乳的市場。又有很多職場媽媽為了重返職場,被迫提前給娃斷奶。
其實,母乳才是真正的奢侈品,能為孩子構筑第一道疾病防御線。
以初乳為例,雖然量少,稀淡,可蛋白質,維生素等含量遠遠高出常乳。含抗體特別多,比如IgG和IgA等,可增強新生兒對疾病的抵抗力。
母乳對新生兒極重要,吃母乳的孩子半歲內很少生病,就是因為接受了母乳包括初乳中抗體。
因此,不要隨意丟棄母乳選擇牛奶。在喂養寶寶上,遵循人性和自然更科學。
初為人母,我們難免手忙腳亂。可是,媽媽堅信孩子有自帶的口糧很重要。
在這方面,我是走過彎路的。因為剖腹產,我對芊寶心懷愧疚,總覺得沒讓她經過產道足夠的擠壓,是我的錯。
從醫院回來,我的奶下得慢。婆婆和媽媽因為心急,這個說我那時的奶孩子吃不完,那個論,我的奶也比這多。
月子里的我本來虛弱,她們一評論我更沒底氣。我越焦急,奶水越不夠。芊寶吸得久,餓了累了她就哭。
我私下跟老公說,老人最好不要念叨,因只會增加我的心理負擔。一番溝通后,老人家收斂了不少,可我的奶水不足論斷已定。
即便這樣,芊寶吃了初乳。后來新房裝修,她吃了5個月的奶之后,離開我斷的奶。
她半歲內,只感冒過一次。3歲后,才第一次因為支氣管肺炎打吊針。
同事蘭蘭和我情況類似,但她老公給了她特別強有力的信心。
他說,寶寶肯定會有奶吃的,讓她多吸就好了。這無疑給困惑無助的蘭蘭打了強心針,果然剖腹產的她奶也越來越多了。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強大的,容貌出眾的人天天被貶損,會形容憔悴。
其貌不揚的人在贊揚聲中生活,會平添幾分嫵媚。被爸媽經常鼓勵贊揚的孩子,成長得更好。
同樣的,家人對產婦多鼓勵,尤其是在母乳喂養上多支持,對寶媽精神上的支持是巨大的。
精神好,心情舒暢,育兒幸福感綿長,奶水自然常吃常有。
十年前,表姐患輕度肝炎。因此,生下大寶后基本上沒喂過他奶。
大寶性急躁,喝牛奶又上火,經常大便干結,上廁所便秘很遭罪。
沒有母乳帶來的抗體,他感冒次數也特別多。有時候,深更半夜他發高燒去醫院診治,小孩大人一起遭罪。
十年后,二寶出生。隨著經濟狀況提升,表姐的身心也越來越健康。因此,二寶一出生就喂奶。
二寶餓了就哭,他爬到媽媽身上找奶吃時,我瞬間被那充滿愛的溫情畫面打動。
喂母乳就是一條維系母子親情交流的最好紐帶,承載了母子身心相通的使命,也是親子關系連接的通道。
有了這樣的哺育,二寶身體倍棒,帥氣十足又萌萌噠。
所以,母乳是媽媽帶給孩子的天然饋贈,是孩子的護身符,呵護著孩子的身體健康。
母乳是奢侈品,定期定量供給。母乳喂養也是母親對孩子應盡的義務,為了孩子的健康,請不要隨意舍棄。
母乳媽媽喂奶都會有滿滿的幸福感,而小寶貝也能平靜,并獲得自信。
媽媽們,總有一天他們不再需要你,好好珍惜母乳喂養的機會,珍惜每一天的美好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