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28-伏戀
? ? ? ? 今天開始第二單元的學習——“從繪本建構閱讀力”,學習如何運用PIRLS的閱讀策略。
(PIRLS的閱讀策略:是一項由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主持的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計劃),制定了一套評價閱讀能力的測檢工具,用以評估世界各國及地區小學四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能力。)
? ? ? 發展閱讀力的第一步就是學會從閱讀材料中提取信息,作為后續推論與發展閱讀線索的鋪墊,接收到的信息越多,在后面步驟中的領悟也就越豐富。優秀的繪本創作者在圖像中隱含了豐富的信息,如果具備圖像感知能力,就能觸動文化層面與生活體驗的相關聯想,發現蘊藏于圖像中的信息,因為,看圖有“看”法,才會有想法,有想法才能學而有得。
(一)圖
1.線條
? ? ? 1)單圖線條。從線條的粗細曲直的表現來看,精直的線條可以表現陽剛的氣勢,或是剛硬,銳利,嚴峻和秩序感 ;細線條勾勒出婉約,柔美,精致的情境。也可以通過細膩的描繪,進而精細刻畫出作者想傳遞的信息;彎曲的線條傳達平和,溫薪的感受;不規則的線條讓畫面具有流動性,但更蘊藏隨興的意味,傳遞了輕松,自在,活潑的氣息;不完整的間斷線條呈現不穩定的動感,產生動畫的效果,讓靜止的畫面仿佛在紙上跳躍,充滿活力。
? ? ? 2)跨頁水平線。橫跨頁面的平直水平線傳遞出放松與平靜的情境氛圍;以隨興的弧線構筑的地面線條,則傳遞出自在,隨意的感受;偏斜的水平線則常是失去平衡或內在不安的暗示。
? ? ? 3)跨頁直立線。縱貫頁面的直立線條通常暗藏著動力,仿佛蓄勢待發,代表了不屈服的意志,傳達了支撐或支持的力量,也有擴展畫面長度的視覺效應,延展了活力和張力;若直線傾斜則呈現出不平衡的情緒張力,甚至意味著沖突與不安的情緒。
2.造型:造型是指由線條勾勒出來的形狀,繪本創作者通過不同的造型與姿態,傳遞人物的性格及生命狀態。
? ? ? 1)圓形:傳遞出親和,柔軟,輕松,拙趣與圓滿的感受
? ? ? 2)方形或棱角,剛銳的棱角與粗硬的線條:傳達出嚴肅,秩序,剛毅的意味,也可表現角色之間張牙舞爪的緊張關系
3.構圖:是指創作者的畫面布局,包括主角,配角與各種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動線,視角,運鏡,比例等,借以營造空間場景,表現整體局勢與角色之間的互動關系。讀者若能通過對構圖的認識,了解創作者的布局安排,探索角色與空間的彼此關系,就能進一步感受角色在環境中的處境,以及角色之間的微妙互動或情感對應。
? ? ? 1)位置: 景,物,角色在場景中的擺置,可以呈現角色或物體與空間的對應關系,或是彼此之間的互動暗示。
? ? ? 2) 動線:動線就推動了情節往前發展,或是暗示了故事發展的沖突,有助于理解故事的發展脈絡。
? ? ? 3) 視角:主要分平角,仰角,俯角。即視覺觀看的角度。如同讀者從不同的觀點思考,就會有多元的觀察與體會一樣,通過不同的視角變化,也能激蕩出更多元豐富的思維。通過前后頁面視角的變化,可以暗示情緒的轉折,探究不同角度的思維和觀點,或是傳遞角色的心情與想法。
? ? ? 4) 運鏡:通過運鏡設計,可在構圖上呈現出遠景,中景,近景,特寫等不同的視覺感受。
? ? ? 5) 比例:通過大小比例的不同,可產生角色卑弱與豪邁兩種截然不同的氣勢,以表達主,配角的關系,或是表現兩者地位的差異與情勢的強弱。
? ? ? 6) 特殊構圖 刻意作了特殊設計,有意傳達若干信息的線索
4.顏色
? ? 1)色相:是紅藍黑等顏色的名稱,通過自然與文化的聯想,我們看到的圖像就不只是顏料的組合物,而是從情景到意境的感知與體會。
? ? ? 2)明度:繪者調配顏色的深淺,使畫面產生明暗變化,以表現光線,天氣的狀況及景物的立體感,傳達情境氛圍與角色的情緒。
? ? ? 3)彩度:是指色彩的純度和飽和度。如果畫面彩度高,顏色鮮艷,則易產生感情飽滿,濃烈的聯想,帶動昂揚的情緒與張力;而低彩度則呈現較柔和或沉淀的色感,傳達柔和,沉穩的感受。
5.象征:是指通過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的方式,當圖像與某種文化或生活經驗相聯系,被賦予特定的含義,呼應了內容的發展,成為傳達意義的表征,即為“象征”
6.細節:作者在書中安排一些小細節,有的暗藏于書中的某頁,隱匿在每一頁中,如同躲貓貓,等著讀者去發現,去引發持續閱讀的興趣。有些只是個人偏好,有些能暗示作者意圖。
? ? ? 通過上述圖像學習后,希望自己以后能從繪本的圖像中獲取信息,建構進一步深入探究的途徑。通過感知圖像中觸動想法與感受,掌握繪本傳達的內在含義,期待更多的信息在閱讀過程中紛紛與我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