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5歲,好像就是青春界限的分水嶺」
一方面,它告訴你,你真的長大了,另一方面,它暗示你,你該考慮成家立業(yè)了!
我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沖動,包括旅行、辭職、分手,我們更多的是瞻前顧后去想后果,去旅行要考慮自己兜里的腰包,辭職要考慮找新工作的難處,分手要考慮重新認識一個人的代價。
我們總說,「生活就是一個圍城」,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甘愿被困在里面。
02
前幾天,我問我的閨蜜大魚存了多少錢,她發(fā)我一個10萬元的余額寶截圖,她說這是去年一年她攢下的工資。另外一個閨蜜,文文則是沒有存款。
然后,我還問了一些別的大學同學,基本上大家都是信用卡負債的情況,要么就是夠目前的生活保障了。存款,那是不存在的。
大魚是做亞馬遜送測的,一個月的收入基本穩(wěn)定在1萬5左右,付出越多,收入就越高!她一年可以存到10萬。這也是她給自己定的目標。
文文同樣畢業(yè)兩年多,一直都在兜兜轉轉的辭職-找工作-換城市-找工作-辭職,學習聲樂,學習舞蹈,基本上賺的錢都投在到「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的路上了。
其他的同學大部分也賺到錢了,但是女孩子基本上就是買買買,化妝品和衣服基本就占據(jù)了大部分的開支,男孩子本來就開銷大談個戀愛和聚聚餐,工資就剛剛將就。
所以說,「25歲,不是你沒有多少存款,是大家都沒有多少存款」。
03
當然,我不排除一些很有能力,或者本身就是富二代,或者機遇很好的人,畢竟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我說的只是我身邊的普通人。
25歲,真的是我們賺不到錢嗎?
其實,不是的。錢我們其實都賺到了,只是多與少的問題,一個月八千能跟一個月八萬能比嗎?
八千的工資在三線城市可能還可以過的很滋潤,無太大壓力,但是在一線城市真的只是停留在溫飽的階段了。而且還要處處壓制自己購物聚餐的沖動。
從女生的角度來說,護膚品、面膜、衣服等這些最基本的支出一個月都是穩(wěn)定在2000-3000元左右,當然了,如果你還想買大牌的東西,八千的工資可能是不夠花的!
從男生的角度來說,打游戲充值裝備、給女友買禮物、吃吃喝喝、加上房租等這些支出都要4000-5000元了,最后,也基本都是月光族了。這還是不提出門旅游以及學習提升的事!
有些孩子都25了還需要家里補貼,對于那些能顧上自己的就不錯了。
你那點工資,你就好好花光吧,「25歲,你就別整天想著存錢了」。
04
如果說18歲是你的成人禮,那么,25歲,你該長大了。
可能剛剛從學校畢業(yè)出來,有著對這個世界滿滿的期待和滿腔熱血的抱負,總覺得自己一定可以改變什么,可以成就一番事業(yè)。
然后,殘酷的現(xiàn)實會讓你在青春的泥潭里掙扎,你突然間感慨道「還是上學的時候好,那個時候的我們都很單純、很快樂」。
你慢慢的失去了曾經的豪言壯志,以前的你是那么向往外面的世界,你以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后來,你終于體會到,「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長大的代價就是,你清楚的知道「你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05
這幾年,整個社會的腳步確實走的越來越快了。我能明顯的感知到,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焦慮不安中輾轉反側,包括我也一樣。
因為家人和親戚都在以「有房有車」來標榜你,沒有多少人是真正在乎自己的開心,似乎,在這種浪潮下,自己也是奮力在追逐那些所謂的”標榜物”。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物質上所帶來的滿足已經遠遠的超過了精神上帶來的滿足,就像是買到了大牌限量版的口紅,開心極了。拿到新東西的那一刻,確實很開心,但是,后文就是這支口紅也許還沒有用完它就過期了。
實際上,你的衣柜里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你在浪費著自己的心血。
「25歲的我們,在物質橫流的支付中只能獲得最短暫的開心,而那不是真正的快樂」。
06
好像這個年紀的我們,尤其是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生來就是為了感受這個世界種種的不公平和山大的壓力。
那我們就應該注定要在輸?shù)舻钠鹋芫€上放棄嗎?
不,即便是存不到錢,我還是在跌跌撞撞的熱愛生活!
你應該慶幸的是你終于知道了生活的真相,那些成年人生活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著自己不愿意分享的故事和說不出口的辛酸。
我們都在不愿戳破真相的背后,給予身邊人更多的快樂,相互勉勵年輕人「不要急,你要慢慢來」。
25歲的你,也別想著存錢了,因為比起存錢你更應該思考的是,「我想要的未來是什么樣子,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讓你的25歲成為你逆襲的起點。
25歲的我,余額寶里沒有多余的錢,但是我眼中有光,腳下有路,心中有愛!
Ps :大家可以留言對什么感興趣,職場、學習、管理等都可以,最近有空可以一起交流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