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流派
一:智瑜伽
智瑜伽的流派宗旨是提倡培養知識理念,從無明中解脫出來,達到神圣知識,以期待與梵合一。提倡文明和智慧,在古印度中也是印度教智者重要的一份子或者說團體之一。
智瑜伽認為,知識有低等和高等之別。尋常人所說的知識僅僅局限于生命和物質的外在表現。這種低等知識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途徑獲得。然而智瑜伽所尋求的的知識,則要求瑜伽者轉眼內向,透過一切外在事物的本質,去體驗和理解創造萬物之神-梵。
通過朗讀古老的、被認為是天啟的經典,理解書中那些真正的奧義,獲得神圣的真諦。瑜伽師憑借瑜伽實踐提升生命之氣,打開頭頂的梵穴輪,讓梵進入身體獲得無上智慧。
二 :業瑜伽 業是行為的意思。業瑜伽認為,行為是生命的第一表現,比如衣食、起居、言談、舉止等等。業瑜伽倡導將精力集中于內心的世界,通過內性的精神活動,引導更加完善的的行為。瑜伽師通常采取極度克制的苦行,歷盡善行,崇神律己,執著苦行,凈心寡欲。他們認為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壞的敵人都是他本身,這全由他自己的行為決定。只有完全的奉獻和皈依,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情操、行為達到與梵合一的最終境界。(業瑜伽,梵文為Karma Yoga,又譯作羯磨。
業瑜伽本意是指行為本身,而不是行為之后產生的“業”。
因而,業瑜伽有時候也被稱為“行為瑜伽”、“行動瑜伽”或者“行業瑜伽”。
業瑜伽的法
處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職責和生活規范,這就是Dharma(達摩),也即“法”。
個人應該根據法來實施和規范行動。
業瑜伽的目的
業瑜伽的目的是“行動的徹底自由”通過“有為”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狀態。
三:信仰瑜伽
又名 “豐愛瑜伽”“奎師那知覺”
信仰瑜伽認為智、業、信仰是相互聯系的。知識是生活的基礎,行為是生活的表現。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會陷入極大的盲目性,行為也失去了了依托。但無論是知識,還是行為,都應該受到信仰之心的指導,否則,知識便成了粗樸無用的知識,行為便成了低劣愚昧的行為 。
信仰瑜伽師奉行“以仁愛之心愛人,以虔誠之心敬神”,出沒于山林或身居鬧市,終身目的是純潔自己的靈魂,杜絕雜念,把精神寄寓于梵中。
四:哈他瑜伽(“哈達瑜伽”音譯不同而已)
? ? 哈他瑜伽又名傳統瑜伽,在哈他(Hatha)這個詞中,“哈”(ha)的意思是太陽,“他”(ta)的意思是月亮。它代表男與女,日與夜,陰與陽,冷與熱,以及其他任何相輔相成的兩個對立面的平衡。
傳統哈他瑜伽是一個古老的瑜伽系統。也是美國流行最廣的瑜伽練習形式。 它注重身體健康和意識練習,通過身體姿勢,呼吸技巧, 冥想訓練達到建立一個健康的身體,平靜而無雜念的頭腦的目的 。在練習時要控制呼吸,配合著深沉的呼吸慢慢習練,強調完全的放松。這是一個沒有競爭感的習練,強調對每一個體式的感覺,而不是做到完美。整個人完全集中,身體和精神和諧工作,給身體和精神帶來幸福感。這個系統的真正力量在于它是一條通向永恒快樂和內在自由的途徑。
哈他瑜伽主要練習如何控制身體和呼吸,更深一層的效果是使身體各機能有序運轉,從而使脊椎柔韌,提高內部器官, 腺體,組織的循環功能。同時它也拉伸身體,加強身體各部位的聯系,使身體更靈活,平衡性更佳。心靈獲得寧靜,變得祥和。
五:王瑜伽
? ? ? 如果說哈他瑜伽是打開瑜伽之門的鑰匙,那王瑜伽就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哈他瑜伽重在體式和制氣,王瑜伽偏于意念和調息,通常使用蓮花坐等一些體位法來進行冥想,摒棄了大多數嚴格的體位法,王瑜伽積極提倡八支分法
瑜伽冥想方法很多,但體位姿勢大都采用蓮花坐,練習冥想時通過意念來感受實體的運動,控制氣脈在體內流通,產生不同的神通力,一點凝視法是瑜伽者常常喜愛的一種冥想練習,這通常是環境幽靜的地方,或是在山林 湖海邊,將注意力在某一固定的實體中比如克里希那神像或是蠟燭、樹葉、野花、或是瀑布、流水等等;使自己的精神完全沉浸在無限深遂的寂靜中。
六:昆達里尼瑜伽
昆達利尼瑜伽,可譯為蟠龍瑜伽。又稱為蛇王瑜伽。
昆達利尼瑜伽發展了王瑜珈的氣脈學說,明確提出人體周身遍布72000長氣脈。其中伊達品格拉 和蘇叔姆納三脈,七個神秘中心(三脈七輪)(根持穴、生殖已舍穴臍部的圣居穴、心臟處的無觸穴、頸喉處的除雜穴、兩眉間神命穴、頭頂部千葉蓮花、五氣(命根氣、上行氣、平行氣、下行氣、遍行氣);昆達利尼瑜伽認為七穴或千葉蓮花由于三大氣脈相互交叉聯接,構成一個整體,而每個穴或蓮花又自成一個中心,體內的生命信息在這七穴或蓮花間游走。在一般人的身體內,這七穴或蓮花通常是關閉的,或最多是局部開放的。這是因為生命氣息從這僅有開放的間隙中游走,已足以維持生命的需要。但是昆達利尼瑜珈師卻認為,這是人體的一種低等和無能狀態。
根據昆達利尼瑜伽理論,在根持穴內眠伏著一條世大的蟠龍,術語叫kundalini Sakti.瑜珈師通過身密語密意密三密,可以使體內生命氣息上下隔離的狀態消失。眠于根持內的蟠龍被內氣催動,直舒向上,沖破每一穴或蓮花,使用權生命氣息在七穴之間暢通游走,在體內積聚一股強盛的蟠龍,一旦上下通暢,即可達出神入化的三摩地定境。
七大脈輪
1、第一個脈輪是海底輪
位于肛門附近的腺體中心,是各種身體、心智、和靈性渴望的貯藏所,與身體健康、排泄功能有關。
2、第二個脈輪是是生殖輪
它位于生殖器官部位附近的腺體中心,它控制了性線及身體中的液體成分,主宰人的性功能。
3、第三個脈輪是臍輪
位于肚臍附近的腺體中心,控制了身體中火的成分及胰臟和腎上腺的分泌,主導我們的活力和世俗的活動,支配人的精力和消化功能。
4、第四個脈輪是心輪
它位于靠近心臟附近的腺體中心,控制著氣體的成分,也控制了胸部的胸線和淋巴腺,和人體的呼吸、循環功能有關。
5、第五個脈輪是喉輪
它位于喉頭附近的腺體中心,控制著以太成分及甲狀腺及副甲狀腺,與說話功能有關。同時也調整了人體的精力,并控制著人體的活動。
6、第六個脈輪是眉心輪
它位于腦的正中,它控制著腦下垂體并使用松果體和下視丘的荷爾蒙,主宰世俗和靈性的知識,支配著心神方面的功能。
7、第七個脈輪是頂輪
它位于腦頂,他超越了生物學及心理學的范疇,他的功能只能用哲學和靈性的語言來描述喚醒昆達利尼蛇。
瑜伽起源于人類的體驗。在數千年的各種文明歷程中,瑜伽知識旨在獲得健康、快樂和靈性覺悟的生命。
從古代印度的瑜伽修行智者,已經發現每一個人體里有一股儲備能量,潛伏在 底部的第四節。現在有22中傳統的瑜伽派系,都向著同一目標:把這沉睡的儲備能量喚醒,把它提升。這股能量被稱為“昆達利尼”(Kundalini)。當昆達利尼提升時,人對萬事萬物的警覺性和感應力特別敏銳,所接觸領域的悟性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