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之極歸于平淡‘’,很早之前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被深深的觸動了,那個時候熾熱的愛情之火已逐漸降溫,隨之被點燃的親情之火還未燒旺,常常因缺少了當初的理解和寵愛而感到失落。
直到這句話出現,恰到好處的在合適時候給了個最合理的解釋,如一個突破口,緩解了眾多的矛盾與質疑
不禁當時留下這樣感悟:
11年前的今天是簡單陌生的你和我,11年后,已是密不可分的家人~是暄爸和暄媽、大廚和美食家、司機與乘客、實踐家與理想化、理財男與文藝女、驢友A與B, 理性男與感性女。。。絢爛之極終究歸于平淡,但是人生并無平淡無奇,每刻每階段都有閃光的價值,感恩一切,用短暫 11年來期待并驗證一個不再奢望的永遠,準備吧:向前走,鮮花將在沿途繼續綻放。
后來,這句話成為了我不求超越,甚至消極自我封閉的的保護傘:
我幼稚的問:如果絢爛是你追求的,最終發現注定歸到平淡,是欣然接受還是重塑絢爛?
從邏輯上講,如果以結果為導向。
平淡是現在時,未來時也是平淡,歸于現在,那么接受現在就好啦,我開始走入這樣的狀態,可問題是我真的接受并享受這份平淡?
對于久未聯系或者未曾見面的朋友,得到他們的消息很簡單,加個微信
于是微信里的朋友圈成了曬恩愛,曬幸福的集結地,美美看到這些美好的畫面,心生羨慕的同時更多的是失落和自卑
但轉念又馬上自我安慰:誰不對外展示自己最好最光鮮的一面?那只是post出來在媒體而已,不是真實的生活。何必讓這些去影響和左右自己的生活呢,于是我不再主動刷朋友圈,不再為誰點贊,當然我也不去主動曬任何的幸福在上面。
久而久之,錯誤的解讀平淡而忽視超越,缺乏足夠的定力和靈性,一面不能在屬于自己的世界里找到長久的快樂,一面又對他人的世界不屑和疏遠,二者的矛盾和沖突困擾著我。
開始對自己的生活有諸多的不滿,甚至時常會萌生出逃離的閃念:逃離家庭,工作,社會,現狀,甚至自己的一切,沒有理由,就是沖動和非理性,有時就是單純的求變,終究會得到?沖破,還是往往最后不得不選擇回歸,迷茫。。。。
讀過林清玄的超越的心: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所經歷的成功,失敗,快樂,痛苦大致都是相似的,之所以有的人活得精彩,有的人煩惱,都是因為心的態度,取決于你是否有超越的心。
我缺失的正是這顆超越的心,這種靈性的追求和淡然才能享受真正的平淡,不知道你呢?超越了嗎?如何選擇~絢爛之極該歸于平淡還是重塑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