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日。海爾體風靡網絡。海爾用這種逗逼似的回應。如太極宗師騰挪間將王健林的鋒芒化為無形。效果上也早甩下了幾條街。國內外的一線品牌絕也不會錯過這樣蹭的高關注度的機會。一群藍色大V。用同樣逗比的方式,用萬達這樣的高知名度的品牌作陪襯,推廣了自己的品牌,又參加網絡狂歡,何樂而不為呢!
有錢就任性,得意就得瑟。當了亞洲首富的王健林可以自我陶醉,可以鋒芒畢露。但囂張和陶醉的同時,別真的醉了,醉了就是一個很逗逼的很逗逼的笑話。
有人很傻,很天真。王建林不傻也不天真,只是逗比。
逗逼一,標榜自己,貶低同質。這不僅是商業競爭中的禁忌,更不是做人的根基。對待競爭對手如此,像王健林和萬達這樣的一線企業也顯得格調太低。更何況是海爾的這種和萬達風馬牛不相及的企業。拿別人來陪襯自己。拿海爾張瑞敏來標榜自己。本就不咋地。這就是如同揩了別人的油,吃了別人的豆腐。還要貶損別人,長得不過如此一樣,典型的提起褲子就不認人,無格無調。因此決定企業家的境界的不是臉面,而是屁股!
逗比二,只顧哭訴自己的損失的芝麻,忘了自己得到的西瓜。王建林在太原砸價值6億的商鋪,損失了10億元。無人不佩服無人不叫好。可是10億對王健林又算得了什么呢!王健林在外國人那里1億英鎊可以買幅畫,當然愿意花10億人民幣,給自己企業買一個好的口碑。這10億真貴嗎?像萬達這樣的國內一線房地產企業,每年的廣告投入不下幾億吧。萬達的損失10億的同時,也做了一次成功的商業廣告。換來了花10億也買不來的好聲譽,我想“萬達”的品牌價值不值10個億吧。不管張瑞敏當年砸了幾臺冰箱,損失了幾個錢,那都是在一個“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又有多大的效應!那個時代,估計就是砸10億也未必造出多大的動靜。王健林的10億和張瑞敏的“幾個小錢”一個是富人家的剩飯,一個是窮人家的最后一粒米。因此萬達雖然花了錢但也得了便宜,就別得了便宜賣乖了!
逗比三,只顧宣傳自己是王陶朱,忘了自己還是周扒皮。企業當然需要誠信,這是自身生存需要,沒有什么好炫耀滴,在標榜自己的得意和壯舉的時候,別忘了自己是靠什么的發的家,當下“買不起房"成了是全國人民的痛點,難道房企就沒有一點責任。房價高,房難買,試問,多少人的畢生心血成就了你的亞洲首富,那個房企敢說沒有盤剝過我們這些貧民子弟。。30年前的85年,我們一臺冰箱要2年的工資,福利分房卻不用花錢,30年后,以海爾為代表的家電行業,早已讓冰箱成為屌絲都能買得起的生活標配,但我們的市井小民,草根一族要傾其畢生收入卻得幾十平米容身之所。別在自己感覺良好,可能早已被別人深惡痛絕。
但愿這只是亞洲首富無厘頭的一次逗比,只是一時腦熱,我們還是且行且珍惜,膨脹的爹,炫富的兒,許多前車之鑒就在前路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