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的《“時間”是認識萬物的尺度》一文的續篇(二),是在時間流逝中的隨想系列,通過對在時間中發生和存在的事物,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從事物的整體、事物的現象和蘊含、事物的因果性、事物的變化發展可能性等方面,進行批判分析;通過對一些文學藝術作品有關人在時間中的人生系列、人生內容、人生意義和目的、人的發展的現實性和可能性以及必然性的解讀,加深對康德的“范疇”的“時間圖型”的理解,佐證自己的“人類的時間意識是認識萬物的尺度”的想法。
以“時間意識”認識事物,從靜態的角度,可以訓練人的結構性的系統思維;從動態的角度,可以訓練人的批判性思維。
【時間猜想錄之九】
“夢想”的價值
ABBA - I Have A Dream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4411q79N/?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13
Westlife - I Have a Dream (Official Music Video)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b41187Ep/?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
ABBA 原唱,Westlife(西城男孩)翻唱的這首勵志歌《我有一個夢想》激勵過不少年輕人: “當我知道時間對我來說是公平的,我將會跨過溪流,我有一個夢想,幫我達到現實,我的目標使它有了價值”。
“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其自身的規律,它們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而改變其運行規律。
但是人在時間中的所想所作所為,其賦予生命的價值卻是有差別的。人的價值蘊含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的總和”中,人在過去的時間的價值在于經驗的豐富和生活的充實,在現在的時間的價值在于反思和實踐,在未來的時間的價值在于夢想和目標。
【時間猜想錄之十】
時間無情人間有情
在同一天空下,人們的信仰方式不同,但追求善的本質是同一的;人們語言不同,但所要表達的愛與美的情感是共通的;去年復今年,問君能有幾多年?人在時間中,時間無情人間有情,惟愿人間多點真、善、美!
同一《Last Christmas》,不同的風格表達
【威猛樂隊】原唱 4K修復版 Wham! - Last Christmas
中年人的愛情的傷感,帶著些許希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J411s7SJ?from=search&seid=2842665565977831834
A妹《Last Christmas》2014現場【中英字幕】
青年人的青春躁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W411t7X5/?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0
14000人合唱Last Christmas
萬人共享家庭溫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W41187Bf/?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37
霉霉經典翻唱歌曲《Last Christmas》
流行時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s411a7S8/?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29
【Kids United】Last Christmas
孩子們開心快樂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s411Y7ig?from=search&seid=1967890009818390301
《Last Christmas》First To Eleven樂隊
搖滾激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W411e7zj/?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9
倉木麻衣 Last Christmas
日式溫柔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J411y7eW/?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8
鄧紫棋GEM改編《Last Christmas》
中西混搭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W411b7j9?from=search&seid=13031288884549172772
【時間猜想錄之十一】
幡動,風動,心動
Karunesh - A Journey Of The Heart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x411F7bC?from=search&seid=3262992036100855319
德國著名的新世紀音樂人Karunesh 這首《 A Journey Of The Heart》(《一段心靈的旅程》),讓我們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悠揚的旋律的展開間,心靈仿佛歷經了一次愉悅的“意識流”旅程。
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對情感的體驗,對行為價值的判斷,都離不開人的心靈上的意識活動。
中國的禪宗經典《壇經》中云:“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這句禪家著名的禪語通常被我們批判為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而對此不以為然。但若我們靜下心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理解這句禪語,是不是更有意義?
如果我們將之理解為:在禪家眼里,通過我們的視覺感知到幡在空間的位置變化,通過我們的觸覺感知到有風吹過我們的皮膚,而讓我們的心理意識活動起來,意識到風在動,幡在動,還將“風動”和“幡動”聯結起來,想象到“風動”導致“幡動”,但這些都是些現象,不算什么。
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的心靜下來,讓自己的智慧的眼睛去直觀那常駐不變的,靜止狀態下的現象背后的最本質的東西,也就是禪家所稱的本來面目或者說本相,這才是禪家的高境界和高智慧。
我們不能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時間停下來,但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理時間暫停一會兒,讓我們去看一看世界的本相。
【時間猜想錄之十二】
? ? ? ? ? 平安夜吟唱《平安夜》
天寒地凍冷風深,淺吟低唱暖流生。千年萬世平安愿,無限時間有限人。
天寒地凍雪花紛,淺吟低唱暖流生。千年萬世平安愿,無限時間有限人。
天寒地凍御衣沉,淺吟低唱暖流生。千年萬世平安愿,無限時間有限人。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 silent night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J411B7yY?from=search&seid=16098657209524096675
【時間猜想錄之十三】
歐麗娟《唐詩新思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7242694/
“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臺灣美女老師歐麗娟在《唐詩新思路》講座中,從人類的“時間意識”出發,深刻地解讀了唐代一部分詩人的一部分唐詩在其特定時代的背景中豐富的內涵,確實是我們理解唐詩的一種新思路。
歐老師在第一講中說:
唐代可以說是中國詩歌的高峰,傲視古今,其中蘊藏了深厚的文化內涵與人性內涵,也可以說是世界性的文明遺產,雖然表面上我們并不知道自己就活在這些詩人的庇蔭之下,但是猶如孟子所說:“所過者化,所存者神。”過去的經歷已經化掉了,看不到了,但它留下神妙的力量影響了后來的世界,所以事實上過去仍然是永恒地存在著。每一個人、每一個社會都有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在現在奮斗,為了未來而努力,但是憑借的是許多過去已經劃入思想意識里,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文化根柢。更何況那些膾炙人口,觸動人心的美麗詩篇,至今依然瑯瑯上口。就像宋代李之儀在《卜算子》里所說的:“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雖然看不見,但我們都品嘗著一樣的生命之泉,被一樣豐沛深刻的文化所滋養。“身在長江尾”的我們可以遙望長江頭的無數先人,更可以在溯溪而上的過程中,感受到身心的洗禮。在這文化的長江大河里,涓滴都是智慧的寶藏。
人在時間中,涵蓋在了“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的總和”之中,我在【時間猜想錄之九】中說過:人的價值蘊含在“時間的總和”中,過去有過去的價值,現在有現在的價值,未來有未來的價值。“所過者化,所存者神”正是人在“過去”時間中的價值,它影響到人類的“現在”,也會影響到人類的“未來”。
“過去”的價值體現了經驗積累和文化沉淀的寶貴性,“現在”的價值體現了反思思維和實踐行為的不可或缺性,“未來”的價值體現了預測能力和目標理想的重要性。
【時間猜想錄之十四】
細讀經典 42:逆生長的傳奇《本杰明?巴頓奇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W411G77p?from=search&seid=17158393967751686944
你愿意“返老還童”嗎?
《本杰明?巴頓奇事》是著名導演大衛?芬奇的杰作,由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等主演,于2008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菲茨杰拉德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出生便擁有80歲老人形象的本杰明·巴頓,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變得年輕,最終回到嬰兒形態,并在蒼老的戀人黛茜懷中離世的奇異故事。(百度百科)
這是一部有關時間和生命的哲思的電影,電影中有一幕男主角和一老人家的對話,非常深刻地揭示了這一主題。男主角對老人家說:“要是我告訴你我沒有變老,而是變得更年輕了呢?”,老人家說:“那真不幸,你務必看著你愛的人先你而去,真是可怕的職責。”
看到這一幕,不禁讓人沉思:假設上蒼給你這個世界上唯一一次的“返老還童”的機會,你會接受嗎?盡管時間可以是無限的,但畢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你的“逆生長”卻要遭受更多的痛若,擔起更多的責任,你能承受得住嗎?
電影中,還有不少有關時間和生命的哲思的臺詞:
*你要一直不停地往前走,不然你不會知道生活還會給你什么。
*一件事無論太晚或者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
*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孤獨的,因為我們與眾不同。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懼孤獨。
*我們的生命被命運所決定,即使是我們錯過的那個人。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命運,但是等到最后一刻,你還得平靜的放手而去。
*當明天變成了今天成為了昨天,最后成為記憶里不再重要的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時間推著向前走。這不是在靜止火車里,與相鄰列車交錯時,仿佛自己在前進的錯覺,而是我們真實的在成長,在這過程中成了另一個自己。
*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屬于自己的,不要放棄。巳經失去的,留作回憶。
*生活沒有如果,只有一連串相互交錯的意外,無人能夠控制。
【時間猜想錄之十五】
往事只能回味?
鄧麗君《往事只能回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h411R73j/?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24
老歌《往事只能回味》電視劇《有關青春的日子》畫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4411z7Jt?from=search&seid=568113846180529934
往事只能回味?是的,在我們的經驗意識中,往事只能回味,特別是對那些美好的事,我們常常感慨其一去不復回,反而在回味美好的往事時,有一種失落感或空虛感產生。
但是,如果我們有“時間意識”的話,回味美好往事時,這種失落感或空虛感也許不會產生。對于人類而言,客觀上,這世界有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自然時間”;主觀上,我們自己也有感覺上的“心理時間”,比如說,我們痛苦時,感覺“長夜漫漫”;我們高興時,快樂不知時日過。心中的愉悅,有利于身體的健康,可以延緩生命流逝的速度。明白這一點,我們在回味美好往事時,就會感到是在為生命“充電”,就不會有失落感或空虛感的產生。
換一種視角看問題,從只看到“過去”的經驗視角,轉換成將“過去、現在、未來”作為“時間的總和”的時間視角去看問題,得到的結論會不同。
我的同學在看到這段猜想錄后留言:把往事中的美好提煉出來珍藏,可以讓現在和未來更加美好。這確實可以跨越時空,混然一體。
【時間猜想錄之十六】
往事會重現嗎?
尼采的“永恒輪回”(或翻譯為“永恒循環”、“永恒重現”、“永恒回歸”)的思想假設,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尼采在在《快樂的知識》一書中對他的這種思想假設做了闡釋:
“這人生,如你現在經歷和曾經經歷的,你將在依次并無數次地經歷它;其中沒有新東西,卻是每種痛苦和每種快樂,每種思想和每種嘆息,以及你生涯一切不可言說的渺小和偉大,都必對你重新顯視,而且一切皆在這同一的排列和次序中--一如這蜘蛛和林間的月光,一如這頃刻和你自己。生存的永恒沙漏將不斷重新流轉,而你這微塵的微塵與它相隨。”
我對以上這段話的其中一種理解(可能是錯誤的理解):在我們的經驗意識中,人只是有限地生活在無限的時間之中,我們經驗過或者經驗到的的某一件事,其實已經在無限的時間背景中出現過,只不過是我們的經驗的感知能力到達不了那段時間而已。
我對以上這段話的其中另一種理解(也很有可能是錯誤的理解):人們在這世上所經歷的事,雖然所呈現出來的現象不同,但現象背后的“本質”的東西無非就是“痛苦和快樂”、“渺小和偉大”、“某種理性的思想和某種感性的嘆息”等而已,現象的東西是可變的,而“本質”的東西是不變的。過去了的事的“本質”的東西,可以在現在,也可以在未來重現。例如,你現在經歷的痛苦或快樂的事的現象與以前所經歷的相似或不同,但給你“痛苦”和“快樂”的感覺是同一的。
周潤發、吳倩蓮為名表“鐵達時”所做的“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廣吿,也許可能可以為我的后一種理解作一個佐證。
尼采的“永恒輪回”說,似乎有一種“瞬間即永恒”之意。
Titus鐵達時 廣告天長地久(周潤發,吳倩蓮)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b411n7ne?from=search&seid=1001858412508626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