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主題有點難,是關(guān)于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當然還是以我自己為出發(fā)點。先讓我醞釀下,匯報一下最近的情況。
因工作出差,中醫(yī)未來得及復診,中藥停了,西藥繼續(xù)。情緒平穩(wěn)一些,精力還是沒有恢復,想著天氣轉(zhuǎn)暖,恢復健身會好些。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我最初寫低落期過后的正常狀態(tài)嗎?我現(xiàn)在除了精力,基本正常了。開始對外界恢復敏感度,內(nèi)心變得柔軟,同情的能力好很多,只是最近有一些小脾氣,可能是和我后面要寫的東西有關(guān)。下面進入正題:
還是從曉麗給我的問題開始吧。她讓我如實描述我父母之間、我與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狀況,還有描述我和我愛人之間的狀況。之后她給我畫了個圖,連續(xù)問了我?guī)讉€問題。這里涉及到一些家庭隱私,在這不細說,只大體描述一下:
我的父親和母親在家庭中的位置是反的。母親是大學生,當年的女強人,相貌平平,不擅長家務,一直像男人一樣撐著這個家,年老后,體弱多病,變得怯懦軟弱,迷信各種保健品。父親英俊儒雅,一輩子的黨委書記,心思纖細而浪漫,年老后,北方男人的大男子主義復活,認為自己一生活在我母親的陰影之下,受夠了他人的白眼與輕視,結(jié)果不言而喻。
我本人之前介紹過經(jīng)歷,愛人是大學同學,從大一到現(xiàn)在,十幾年了(PS:暴露年齡的說~)。他是技術(shù)男個性,有著山里娃的踏實和質(zhì)樸,工作能力中規(guī)中矩,喜歡做飯,家傳的妻奴。我是分裂的,工作上很像母親,生活上很像父親。微博上的個人簽名是:一身銅臭的文藝青年。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貼切的。我身體不好,多少有些神經(jīng)質(zhì),而我愛人神經(jīng)大條。最經(jīng)典的對話是:“我好像得了抑郁癥”“你有啥抑郁的?有吃有喝的”喏,這就是出身寒門的好處,對于大興安嶺上木頭房子里走出來的孩子來說,有吃有喝生活就美滿了。所以,不言而喻吧。
曉麗用很簡單的圖畫描述了我的這些關(guān)系,在心理學中應該叫親密關(guān)系吧。第一個問題是,你看出了什么?我說,我好像在重復母親,工作能力碾壓愛人,家庭所有重大變化的主導者,同時也是體弱多病。她又問我,你還看出了什么?一周之后,我告訴她,我好像也在重復父親,由于不滿足精神世界的貧瘠,在尋找其他的寄托。她又問我,你想改變嗎?我說,想。她又說,你母親多大年紀,能否改變?而你多大年紀,能否改變?這個問題,我又想了很久,下面談一下這段時間的思考。
先從一個小研究案例開始,也是聽TAL的課程中知道的。一個心理學家在研究基因與原生家庭對人的心理影響,他找了一對同卵雙胞胎,他們有著一樣的基因。他們也有著一樣的痛苦的童年,他們的父親酗酒、家庭暴力,經(jīng)常虐待他們的母親和他們。后來,他們逃離了家庭,在不同的地方各自成家。心理學家去拜訪他們,到了第一個孩子那里,看到的是他酗酒,家庭暴力……,心理學家問他:你為什么是這個樣子?他了解心理學家的研究,他說:你知道我的家庭,我的父親,你覺得我還能怎樣?心理學家又到了另外一個孩子那里,看到的是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心理學家很詫異,也問他:你為什么是這個樣子?那個孩子也了解心理學家的研究,他說:你知道我的家庭,我的父親,你覺得我還能怎樣?同樣的開始,卻有不同的結(jié)局,為什么?TAL說,是因為他們對同樣經(jīng)歷的內(nèi)心闡釋是不同的。
回到我身上來,我對我的母親有欽佩,有憐憫也有厭煩;對我的父親,有理解,有鄙視,更多的是厭惡。如何讓自己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過自己的人生,這是我的一個難題。順便說一下,我母親也是抑郁癥,中度。曉麗問我,能否改變?通過TAL所說的案例,答案是理論上可以,而我在問自己:我如何可以?
理智思考我的這對奇葩父母給了我很多別致的東西,譬如閱讀的習慣,具有整合力的思維能力,貌似有點脫俗的生活品味和還說得上純粹、善良的內(nèi)心。同時,我也不太懂得家長里短,人心險惡,現(xiàn)在回想起來,三十幾年,我的生活貌似太干凈了。由于母親的強悍,我的童年從未了解過世態(tài)炎涼,雖然身邊少有父母的陪伴,但不論在親人面前還是在廠院里,我都可以挺直腰桿。讀書后遇到各種有著赤子之心的老師,即便工作最初的六年也是如同校園般簡單的人際關(guān)系。直至今日,才了解到有些人害人是種習慣,不同流合污是種罪惡,不贊美別人的孩子,不問問人家有對象沒有,結(jié)婚沒有,老公干啥…叫做傲慢……用別人的話來說,我活得很不接地氣。我真的相信能力可以決定很多,我相信夢想與愛情,我相信人可以主導自己的人生,我相信這個世界總是有可以公認的對與錯。但同時,我不太崇尚倫理,君臣、父子、夫妻……,人們?yōu)檫@些血緣或者人為的關(guān)系所貼的各種道德標簽,我潛意識里認為是荒謬的。人與人之間首先是一種心靈的契合,不論什么關(guān)系。我現(xiàn)在的上司曾經(jīng)這樣評價我說:你認可的人,怎樣說你都行,你不認可的人,做什么都是錯的。我不知道我的這些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從何而來,貌似一面來自母親,一面來自父親,父親就是個親情淡薄的人。由此,大家可以看出我之前所提及的稀缺來自哪里?我的親密關(guān)系并不是常規(guī)意義上的父母與夫妻,這些與我內(nèi)心的距離都非常遙遠,完全談不上親密。而我真正的親密關(guān)系是所謂我“看得上”的人,同時對方卻一定不會把我當做TA親密關(guān)系的一部分,因為我既不是TA們的父母也不是TA們的愛人。這種錯位造成了我的稀缺,低安全感和抑郁。
既然剖析到這個層面,我該如何調(diào)整?我不知道我的這些想法是否正確,還希望各位給我建議:
1、扳正家庭位置。我的父母是反的,我和我愛人貌似也有些反。既然不想重復我父母的人生,我首先要明確作為一個女人的身份,回歸身為女人的特質(zhì)。這里我不是說我迅速的回歸家庭相夫教子,而是我應當減少一些所謂的“事業(yè)心”與“成就動機”,更生活一些。父親說,男女就是乾坤,男人是乾,應當盡情揮灑;女人是坤,應當如大地般包容、堅實。而我現(xiàn)在的感悟是,女人應如水,看似無形、清澈,實則孕育萬物,蘊含力量。閱讀小品文、烹飪、烘焙、整理房間、裝飾家居……在母親價值觀中的這些沒出息的愛好其實才是作為女人生活的味道。考學、升職、加薪這些事業(yè)追求不是不重要,而是我需要把它們放在與享受生活同樣的位置上來。同時,自己工作中的成績也不必在家庭中炫耀,適當?shù)氖救?,讓愛人感受到身為男人的自信、責任與擔當。這是在形式上避免重蹈父母的覆轍。
2、擺正自己的位置。我想我是幸運的,在很多形式上的親密關(guān)系無法滋養(yǎng)我心靈的時候,有懂我的人在身邊。作為知己甚至親人,TA們做得已經(jīng)足夠好,我所追求的獨一無二,其實早就得到了,特別是在我最近抑郁的時候,網(wǎng)絡上、生活中的陪伴與問候,我層出不窮的神經(jīng)質(zhì)與胡思亂想,TA們都神奇的予以包容與了解,甚至讓我感到共鳴與被理解。如果以內(nèi)心距離為標準定義親密關(guān)系,這段時間我得到了精神上的父親、哥哥、姐姐和伴侶。我想既然我的價值觀如此的虛無縹緲,那么我就應該讓自己的需求也虛幻一些,不再執(zhí)著物理上的接近,而去享受精神上的同行。當然,這里各位也會發(fā)現(xiàn),我沒有企圖去扭轉(zhuǎn)自己不太常規(guī)的價值觀,我個人認為這是徒勞的,還是算了。
想明白這些后,我最近有一些變化,不是刻意的,是坐在這里碼字才感覺到的。我好像變成了一個孩子,會為了玩游戲不能通關(guān)而生氣,會很好奇的看待外界的一些東西,有的時候有點胡鬧,譬如會在公交站自己繞圈圈,撓站牌,吃零食把水果汁全抹在愛人身上,自己哈哈大笑,對著藍顏翻白眼,唧唧歪歪的抱怨自己的乏累……越來越?jīng)]有一個三十多歲女人的自覺。曉麗說,我原來內(nèi)心的小孩只有兩三歲,現(xiàn)在應該有十幾歲了,可我現(xiàn)在外在行為都變成了十幾歲的孩子這是神馬節(jié)奏?不過我覺得挺舒服的,所以,現(xiàn)在想想,隨他去吧,越活越回去又能如何?誰讓我十三歲的時候像三十歲,如今三十歲就當自己十三歲吧。